说完那句夸奖小琴的话,老太太没再说其他,在正位上坐下了后,打量着下首站着的寡妇,脸蛋透气,身段袅娜,气质文弱,是与一贯强势的莫氏完全不同的类型,难怪儿子会动心。 杨氏有些不安,不知道老太太会说什么,想起自己应该主动向长辈请安,上前给老太太道了个万福。 老太太抬了下手,突然问道:“你本来是哪里的人氏?” 屋里的人有些诧异,老太太打听人家的底细,是真的有什么想法,要给儿子纳小么? 莫氏尤其紧张,也许婆婆是看不得自己一直压着丈夫,所以再找一个女人么? 杨氏竭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,让声音显得四平八稳的,回答道:“我娘家在杭州。” 老太太点头,“我听你的口音是有些苏杭口音,杭州是个好地方,人杰地灵,钟灵毓秀,也只有那里才能养出你这样灵秀的女人。” 杨氏不好意思道:“老夫人实在太过夸奖了,我这样的哪里称得上灵秀。” 老太太接着问:“从杭州那么远地嫁到了成都府,你可有不适,可会想家?” 这话更像是在摸女方底细的婆婆了,陈俊生脸上已经露出欢喜颜色,莫氏的眉头却皱得更紧了,但她没有贸然插话。 杨氏低头,愈发恭敬地回答道:“初来时,确实是有些不适,好在原来有亡夫时常开解,如今又有小女相伴,倒很少想家了,只把自己当作是成都府的人,现在就连口味也和这边的一样了,再叫我回杭州,我可能还会不适应呢。” 她这话既表明了自己对蜀地的感情,也显示了自己的重情义,若是挑儿媳,只怕婆婆是会很欢喜的。老太太就慈爱地对杨氏笑了笑,又说道:“观你行事,倒像是识文断字,颇有才情的,不愧是杭州人的女儿。” 她这副满意的样子让杨氏有些羞涩,回答得也不那么小心翼翼、咬文嚼字的了,“是,原先在家时到念了一些书,平日里偶尔还会绣绣花,弹弹琴什么的消磨时间。” 老太太又点了点头,笑着道:“看来你还真的是一个才女了。” 陈俊生在一边插话,与有荣焉道:“何止呢,杨柳还会泡一手好茶。”莫氏狠狠瞪了丈夫一眼,还没进门呢,倒真当是一家人了,杨氏更加不好意思了。 老太太假装没看到儿子儿媳的眼神官司,只看着杨氏,对着她说:“若我猜得没错,你的舞应该也跳得不错,娘家是杭州的大商户人家吧?” 杨氏有些诧异,抬头问道:“老夫人怎么知道的?”她脸色一白,惨笑道:“老夫人好眼力,好手段!” 她明白了,陈家老太太根本就没想过要纳她进门,刚才对她和颜悦色只是为了套出她的底细。 陈俊生和莫氏在一旁有些莫名其妙,不明白好好的,杨氏为什么会突然变了脸色,老太太说的是什么意思。 站在老太太身边的李嫂子倒是明白发生了什么。 像杨氏这般识文断字,又会弹琴泡茶的都是大家子女,且不论为何会嫁到成都府一个土财主家,守寡后竟甘愿作小就不是大家所为。 苏杭一带多瘦马,许多商户人家会去外面买些小女孩自小培养,教她们各色才艺,调.教手段,到大了再充作自家女儿送给权贵。这些女子会大家女子的才艺,又有着青楼女子的手段,往往很会拢络男人的心。 她之前在县里见这个女人手段不一般,像是惯常柔弱会哄人的,以为是哪家大户人家出来的庶女,跟姨娘学了些狐媚手段,回来后告诉老太太。老太太觉得若是大家出身,婆家应该不敢把她们赶出门,所以出言试探。 杨氏没想到远在成都府这边的一个乡下老太太,也会知道苏杭那边的风气。 她自幼在主家学习诗书,琴棋书画样样会,待大了知晓些人事,不甘愿就这样做一个玩意,被人转来送去的,哪天被打死都不知道,只等抓住机会改变一生命运。 家中宴客,方至君在家里迷了路,与她相撞,只会笨拙的道歉,连看不敢看一眼。 这样一个老实人,她觉得机会来了,小意奉迎,果然把他迷得着魔,求了有权势的亲戚保媒,把她娶了回家做正妻。 可惜,她嫁到方家没能生下儿子,丈夫很快病故后就被婆家赶出门,她又是一个无根之人了。 她只想找一个依靠,不会被人随意转卖打死,再把女儿抚养长大老有所依,所以遇到陈俊生后才苦苦纠缠。 可惜陈家先有妒妇,再又有一个老太太看穿她的来历,恐怕难得再实现愿望了。 只是,杨氏也不是轻言放弃的人,又转了脸色,一副哀求模样对老太太说:“女儿一直清白做人,丈夫死后,只想安安生生地过日子,把我和夫君的孩子好好养大。老太太也是做母亲的,如何不明白一个当娘的心?” 老太太似有些动容,深有感触地点了点头,但接着又面露疑惑道:“以你的姿色才情,以前的婆家也是好人家,再改嫁过好日子也不难,何苦来我们这小户人家做小?” 杨氏苦笑道:“老夫人也太高看我了,我一个寡妇带着孩子哪有好人家会要。”若是嫁给寻常山野村夫,她又哪里能过得了那样的苦日子,而且小琴容貌出色,若所托非人,可不得害了女儿,她再想找依靠也不会把女儿往火坑推。 这年代寡妇容易再嫁,但是带着孩子尤其是女儿就不容易再嫁了,不能养老不说,长大了还要陪一付嫁妆。 老太太是断不能留下杨氏的,不仅如此,还要断了儿子的情思,否则家宅不宁。 心下有了决定,老太太看了儿子儿媳一眼,对杨氏说:“我们家从来没有纳小的男人,不能留下你,不过,”不待杨氏再次哀求,老太太接着说下去,“我们家倒是可以收留你的女儿,若是不带着女儿,想必以你的本事,找个好人家做正头娘子不难。” 这主意倒有些奇怪,不要大人,只要小孩子,杨氏不再苦求,在心里仔细思考着。 若不是为了女儿,她也不是非陈俊生不可。以她的容貌手段,不客气地说,找个比陈家好十倍的人家做续弦也不是做不到。 陈俊生在一边有些瞠目结舌,不知道为什么会变成这样,有心想要劝杨氏不要答应又不知道如何说出口。 莫氏在心里思考这一建议的可行性,若能把杨氏赶走,留下她的女儿倒也可以接受。 那边老太太还在循循善诱,“我们陈家人的品性相信你也是了解的,把孩子留在我们家里,可比你带着到外面漂泊安定多了。” “再说,你要是嫁得好了,也可以把孩子再接到身边,若是勉强度日,咱们家也会给孩子找个好归宿。”她这话就像是笃定杨氏一定会答应的。 杨氏心动了,女儿带在身边确实不方便她施展手段。把孩子留在陈家,她可以选择的就多了,比她在杭州时还更自由些。想办法到一个有钱人家做续弦,若是那边男人品性靠得住,她就接回女儿,若是靠不住,就给女儿攒一笔嫁妆,的确要比现在这样更好。 站在角落里一直没有说话的小琴,看着杨氏,已知道自己母亲的决定,有些悲伤。 她的娘永远不了解女儿的想法,她要的不是富贵小康的生活,只是想家人在一起,互相关心彼此。 父亲在世时,母亲一心扑在父亲身上,连她被堂姐堂兄们欺负都不知道。父亲过世后,又只想着再找个男人有依靠,从来没有问过她的想法。 杨氏思考了片刻,对着老太太福了一礼,“老夫人慈悲,肯收留小琴,杨柳感激不尽,只是小琴在家里也是娇惯的,只怕老太太会嫌她粗笨。” 杨氏已经心动了,但是也懂得坐地还钱的道理,没有一口应承。 老太太人老成精,哪里不明白她的意思,“你放心,陈家不是爱搓磨的人家,小琴留在家里,我把她当自己的孙女来看。”不会当成丫头来使唤,这句话没说出来,但意思表明了。 杨氏放心了,女儿这样的安排已经是目前最好的了。 既然已经做好决定了,她也不拖泥带水,向老太太道了谢后,又向莫氏道歉,“这些日子叨扰夫人了。” 莫氏微微颔首算是接受,陈俊生那边,杨氏却看都没有再看一眼。 老太太和莫氏见状,心中都想着,这杨氏可真是个聪明人,幸亏没有留在家里。 杨氏又和女儿小琴道别,嘱咐她在陈家要听话,不要惹大人尤其是老太太和陈夫人生气,又让她要照顾好自己。 小琴点了点头,看着娘亲,却不说话,杨氏摸了摸她的头,“你不要怪娘,娘没本事,只能靠男人。”她不是完全不知道女儿的心思。 这句话之后杨氏不再多说,独自一人走出了陈家大门,小琴站在门口看着自己母亲的身影一点点地消失,久久未动。 过了两日,杨氏托人给小琴送来了一些衣物,和一点钱财。 之后就听说她退了县里的房子,连年也没过就走了,没有人知道她去了哪里。
本章已完 m.3qdu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