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第二日中午,王洱便从钟磊口中听闻,那铁虎帮帮众已被京兆府尽数驱散,帮主洪虎更是锒铛入狱,等候发落。

至于那洪虎背后倚仗的靠山,翼国公府的私兵统领洪龙,亦是被国公夫人驱逐出府,不知去向。

王洱闻言不禁摇了摇头,连连暗叹。

李恪只是个不受宠的王爷,昨日的那些举动,更是如小孩子发脾气一般,便已闹出这般动静。

若是昨日自己输了,让李世民输了赌约、丢了颜面,还不知会是个什么下场。

不过这些消息,在长安城中却是没有掀起一丝波澜。

因为此时的长安城居民,正为另一道消息震撼担心不已。

李恪此番仓促回到长安,又闹出这么一摊子事,自然引起了不少关注。

有心人稍一分析便知,这位吴王殿下回城,自然是为了躲避吐蕃大军。

换而言之,吐蕃大军已经逼近了益州。

益州天险,便是大唐对吐蕃的最后一道屏障,只要过了益州,吐蕃骑兵便可长驱直入,再无一丝阻碍。

益州与长安之间,不过一千三四百里,若是朝廷再无什么作为,只怕又要再现百年前的耻辱。

修士寿命悠长,长安城中的修士又尤其众多,经历过一百多年前渭水之盟的老人,亦是不在少数。

其中有些老人,每每提及当年之事,便要痛哭流涕,深以为耻。

如今吐蕃进犯八百里,连分封的王爷都被吓得跑了回来,朝廷竟是一点动静都没有,怎能不让人失望至极,担忧至极!

“听说朱雀门外,今日已经有老兵跪伏不起,请命归伍出战。”有学子听着王洱与钟磊讨论,插嘴说道。

“徐少寅,透露一下,现在朝中是个什么风向?”有人开口问道,

徐少寅就是那天在老店中,对着吐蕃事件侃侃而谈的那个小胖子。

因为家中父亲在大理寺监察院供职,所以徐少寅对朝堂内的风声颇为了解,但凡出了些什么事情,同窗都爱找他打听。

小胖子闻言将咬了一口的红烧肉放回碗中,微微蹙眉思忖,摇了摇头道:“看不透,看不透啊!”

“别卖关子,快些说!”当即有人催促道。

小胖子这才徐徐说道:“据我收到的信息,朝中大部分人,都是赞成暂避锋芒,在宗室之中挑选一名女子,册封为公主嫁给那松赞干布,先让吐蕃退兵,再从长计议。此举虽说有损国仪,总也要比现在的情形好些。”

“再据小道消息,在三日之前,宫中便已经有人吩咐下去,备好册封所需的仪仗,到如今已经过去三天,却是再无其他动静。”

“无独有偶的是,先前劝谏陛下以大局为重的几位重臣,其中包括咱们山长,从三日之前态度骤变,绝口不提和亲之事。”

“如今陛下是打也不打,和也不和,不知是何想法。听说这几日里,每日例常来逼婚的吐蕃使臣,陛下连见都不见了!”

场间学子听着这些信息,眼中却是更加迷惑,猜不透如今是个什么情况。

只有王洱稍稍知道些内情,李世民现在这般态度,只怕与秦琼脱不了干系。

不过这些消息,连魏征他们都缄口不言,王洱自然不敢拿出来说道。


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