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西安事变,大家都会一致举起大拇指,为张杨二人迫蒋抗日的义举点赞。可是,你知道吗?西安事变也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副作用,那就是,乐经这部书的复出被其成功搅局,很有可能留下的是千古遗憾。因为自那以后,乐经就再也没有出现过。乐经作为消失几千年的儒家经典,就像偶尔跃出池塘水面继而钻入水底的一条鲤鱼,令岸上目睹此景的人长久地注视那个鲤鱼消失的地方而呆呆出神,痴痴等待,最终心凉神伤。

有没有乐经

乐经,书名,六经之一。六经,即诗经,尚书,礼记,易经,春秋,乐经,也就是孔子开办学校后开设的六门课。说起由来,先秦即有乐经存世。此说不仅见于传世文献庄子天下篇,从郭店楚简中也得到了证实。郭店简六德说“观诸诗、书则亦载矣,观诸礼、乐则亦载矣,观诸易、春秋则亦载矣。“简中另一篇语丛一也有“六经“并称之语。就是说,乐经确实存在的证据是很多的,绝非人们的杜撰和空穴来风。

孔子开设乐经这门课程也是顺理成章的,首先他酷爱音乐,“闻韶,三月不知肉味”表现了他对音乐的痴迷。其次,孔子对音乐的勤苦研习和超强的领悟力令人惊叹。孔子家语里记载了他学琴于师襄的故事:孔子学琴于师襄子,襄子曰:“吾虽以击磬为官,然能于琴,今子于琴已习,可以益矣。”孔子曰:“丘未得其数也。”有间,曰:“已习其数,可以益矣。”孔子曰:“丘未得其志也。”有间,曰:“已习其志,可以益矣。”孔子曰:“丘未得其为人也。”有间,孔子有所谬然思焉,有所睪然高望而远眺。曰:“丘迨得其为人矣。近黮而黑,颀然长,旷如望羊,奄有四方,非文王其孰能为此?”师襄子避席叶拱而对曰:“君子,圣人也,其传曰文王操。”这个故事是什么意思呢?大意是: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,学习一首乐曲一段时间后,师襄子对孔子说:“我虽然是以击磬做的乐官,但我还是擅长于弹琴。如今,你已学会了这首琴曲,可以进一步学点别的了。”孔子听了,并不急于学其他,回答说:“我还没有学到它弹奏的技巧啊。”孔子用心投入,练习一段时间后,很快学会了技巧。于是,师襄子便对孔子说:“你现在已经学会技巧了,那么可以学点别的了。”孔子回答说:“可我还没有了解曲子表达的意趣啊。”孔子继续专心练习一段时间,了解了曲子的意趣。此时,师襄子又对孔子说:“你了解了它的意趣,现在可以进一步再学点别的了。”但孔子依然想继续深入,回答说:“我还不晓得它是歌颂谁的啊。”于是,孔子专心一致,每天弹奏,用心领会曲中歌颂的人物。过了一段时间,有一天,孔子有所深思,高高地站在一个高处,向着远方眺望说:“我已经知道它是歌颂谁的了,他长得有点黑,身材修长,有着广阔的胸襟,长远的目光,他眼光辽阔,囊括四方。若不是周文王,谁能如此啊!”师襄子听了,十分惊讶,立刻离开坐席来到夫子面前,两手交叉于胸前,表示敬意地说:“君子,真是无所不通的圣人啊,此曲的名字是文王操。”看看,我们的孔圣人就是个神一样的存在。这个励志的青出于蓝的故事,用老师反衬学生的方式呈现了孔子的好学和对音乐非凡的感受力。这样一个人在开办学校时让学生学习一门音乐课程,是理所当然的。孔子爱好音乐,学习音乐,且也注重音乐教育,他所教授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中,音乐名列第二,所谓“兴于诗,立于礼,成于乐”,就是说一个人的修养从诗开始,完善于乐,可见他对音乐的重视。他将音乐教育融入美学教育之中,可说是我国最早提倡和实施“美育”的人。这一点笔者是特别赞赏孔子的。你看他对学生的要求,绝对是全面发展。礼,礼仪。乐,音乐。射,射箭,他的学生里就有神射手,像子路等,射箭起码是体育项目吧御,驾车,放在现在就是开车。书,书法,多高雅。数,数学,算数,得算理科吧?所以,孔子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且文理兼修,而且落到了实处,他自己也以身作则,身体力行。孔子的伟大可见一斑。一位身高185米的大汉,那样谦逊,那样文质彬彬,不仅能骑马射箭驾车,还能抚琴而操,提笔能书,且目光深远,胸怀博大,怪不得令人惊叹:“大哉孔子,博学而无所成名。”

乐经的失踪

关于乐经的流传,有多种说法。一种是认为,乐经已亡于焚书坑儒中的秦火;另一种是认为,周礼春官宗伯章之大司乐为乐经;还一种是认为,本来就没有乐经这部经。“乐经已亡于秦火”观点较为可信,采纳的人也最多。

在孔子开课的时候,乐经还出现在课程表上,但是秦朝以后,东汉张衡是个不可多得的全面发展之才,汉书张衡传说他“通五经,贯六艺”。六经此时已经少了一经,成了“五经”了。南宋朱熹以后,“四书五经”正式成为读书人的必读书。需要注意的是,乐经就像嵇康的广陵散一样,成了江湖绝响,再也没露过面。然而,它也成为历代学者魂牵梦萦的思念,不亚于书法界对于兰亭集序真本的不懈寻觅。

乐经又来了

历史并不打算让这些痴心的人等成石头,似乎是为了让他们有点盼头,缓解一下焦渴的心。1936年,乐经终于有了消息,然而,这距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轰然倒塌已经过去了两个甲子24年。别管怎样吧,毕竟令学界为之精神一震。让我们看一下:


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