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中山组织工作的第一步实施地很顺利,在召开全村的党员干部会时,他也没多说什么,绝大部分党员干部就都明白西冲公路对于大石桥村的意义,所以几乎所有与会的人都支持他的倡议。
而那些党员干部们在回去之后不久,就纷纷给了反馈信息,表示已经说通各自的近亲属,人员工具都已经准备好,只等西冲公路一开工,就奔赴工地。
李中山初步一算,这些党员干部近亲属的劳动力差不多有两百多人,但还远远达不到人数要求,所以他紧接着就准备按照第二步计划,先说服村里一些大姓德高望重的长辈,然后让他们帮忙做组织工作。
说到姓氏和宗族,与城里情况不同的是,在农村里,很多事情都离不开长辈们的参与,红白大事自然不必多说,就是邻里之间发生一些琐事纠纷,也往往靠一些长辈们的裁决才能解决。久而久之,这些长辈们就在一个姓氏圈子里积累起威信,而这种威信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着村里的安定。
不过,当李中山把这些长辈们请到村部并说明情况后,几乎所有长辈们的态度都是模棱两可,也没有一人当场答应李中山的请求,即便有周支书和刘主任在一旁劝说,大部分长辈们也都没有给出肯定的答复,只是说要先回去考虑一番再看。
后来经过周支书和刘主任的提醒李中山才明白,这些长辈们虽然说话比较有分量,但毕竟是劝说人家参加义务劳动,而且时间也不短,他们才没有把握;因为即使是按当地比较低的工资标准,一个家庭出夫妻两个劳动力,一个月下来光工钱也有六七千元了。
无奈之下的李中山只好带领村委的几人挨家挨户做工作,但因为这件事情不小,大部分老百姓都没有当场表态答应,而且因为大部分劳动力尚在外地未归,家中的妇女也不敢随便做出决定。
不过大部分老百姓都会提出一个问题,那就是既然乡里已经决定修西冲公路了,为什么不多拨一点款,还要麻烦村里出人出力,是不是村里把修路的钱截留了。对于这一点,李中山和周支书刘主任几人也是反复和耐心解释,但也并未马上得到村民们的理解。
但好在西冲公路还不具备开工的条件,时间还算充足,而且大部分劳动力都在外地,李中山便决定暂时搁置这项工作,转而进行落实和部署另外两项工作。
第一项就是建立网上销售渠道的问题,这个问题相对来说比较简单,要点就是如何寻找会开网店的村民,以及村里能否提供一些补贴。
因为开网店既要懂得营销又要会计算机的简单应用,所以单从文化程度上讲,最好是高中毕业才行,但是在农村里,很难找到一个待业在家的高中毕业生,所以村里只能慢慢打听看哪家村民愿意把在外打工的孩子召回来,而这就需要一个寻找的过程,这是一个问题。
而且即使人选找到之后,村里具体该如何安排,如何留住人又是一个问题。因为大石桥村的办公经费有限,不可能像在外打工一样每月发多少工资,毕竟像周支书和刘主任每年也只有一万元的误工补贴,而且下面各组的组长们也都需要村里解决误工补贴,所以村里暂时是拿不出钱来雇人的。
所以考虑到一系列的条件,就得要求开网店的人必须自家有货可卖才行,这个人在养活自己的同时再替村民们把山货卖出去,而作为报酬,村里每年可以给他一点补贴。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