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广东粤北地区的客家人把赶集称为街日,有些地方又把赶集称之为集市。
什么是集市?集市文化可谓源远流长,若追溯起来,可以追溯到神农帝时期,相传集市就是神农氏创立的。
当然,这种集市文化不是我们国家独有的,在其他一些经济不很发达而交通运输又较困难的地区和国家,商品交换也保留定期的、或在传统节日举行的集市形式。
中国古代除少数大中城市以外,广大地区盛行名为“草市”、“亥市”等定期集市,至今在全国不少省区,特别是在北部和西南部,这种传统的贸易组织形式仍然存在。但各地使用的名称不一,如在北方地区一般通称为“集”,而在南方和西南地区则分别称为“场”、“街”、“墟圩”等例如我们客家人就把集市专称之为街日。
客家人街日每隔一定日期(如逢单、双日或逢五、逢十),在固定地点或邻近的几个地点轮流举行。其中也有个别地方大多是北方的乡镇利用“庙会”、“骡马大会”等形式,进行一连多日的集市性质的货物交易活动。此部分资料,有些参考百度
在我们当地相邻的乡镇,每个镇的街日日期是错开来的,比如说我们镇的节日是逢2,5,为街日,隔壁镇是逢3,6,9为街日的。
当街日那天,天刚微微放亮,商户们就已经把商品搬到了街道边上自己专用的地摊位里。
此时如果你是个有心人的话,你就会发现地摊上琳琅满目的商品基本上都是“物美价廉”的。
为什么呢?
因为如果摊主摆的摊位是贵的看起来很高档的东西的话,不管你的东西再好,农村人怕是也不敢轻易购买的,毕竟农村人的思想比较实在,更偏向于便宜的,耐用的,实用的商品,其他贵的又花里花哨的东西,都是不足以吸引他们的。
等到约摸六点多时,天已经完全放亮了。街上的提着大包小包,从各个村镇上出街的匆匆人影渐渐多了起来,街道也就越来越热闹了。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