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一切,朱允炆丝毫不知,在他心里已经给方孝孺判上“不能用”的标签,不管他去怎么折腾都是没用的。

历史上他确实是为建文帝付出了一切,勿谈能力,只看忠诚,这个人对朱允炆还是有可取之处的。

在他总结看来,臣子分为三种,一种有能力,比如郁新、解缙,这些能力强有些小缺陷,都在容忍的范围,第二种是能力差有忠诚,比如徐瑾、黄子澄这种,但是这种他自己就要注意分寸了。

本身对于他的作用就在于忠诚,现在忠诚如果朱允炆都看不到,那留着他还有什么用。

第三种就是能力没有,忠诚也没有,这里能力说的是治国,解决朱允炆负担的能力,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就是减轻他的负担。

这种类型都有个特征,就是朱允炆暂时都动不了,或是因为权衡,或是因为利益,比如方孝孺,对他来说,方孝孺就是这种了,一旦时机成熟就能拿掉他了。

本来他的立场应该是在没能力有忠诚这挡的,只不过是他自己没有清楚的认知,一种觉得自己应该是有能力的那一档,持宠若娇,持才傲物!朱允炆看不到他的态度。

只能说看中他的忠诚了,文学博士这个没有实权的官,目前是最适合他的了。

第二,当朱允炆在吃午饭,啃公文的时候,内阁的套论才刚结束。

王钝惊讶的发现,这一次的张紞就像是变了一个人,开始逢迎郑赐,基本上他提出来的意见张紞都不会怎么反对。

王钝内心一片沉重,这可如何是好啊!

内阁四人,朱高炽渐渐的已经开始不管事了,自己一亩三分地上的事情都搞不完,没功夫管别的。

但是这样一来,王钝有种感觉,诺大的一个大明帝国,全靠他一个老人家来维持,可把他骄傲坏了……才怪呢!

当敏锐的发现张紞的态度起了变化后,王钝就有了疑心,只是后来发生的事情,让他很清楚的明白了为什么!

“这是陛下同意由方孝孺接下主审官一职的的诏书,”

张紞佯作疲惫状,道:“由三法司辅助,不得有误,另外陛下也为主审团填了一个人作为富主审,人选由翰林院学士解缙担任,如果没问题就加盖内阁印章,发往翰林院吧!”

在这大明朝,能作为身份上的验证的就是印章,各色各样的印章,有接客访客章、公用官章、私人章、还有部门章,内阁成立之初朱允炆就命有司刻了好几枚印章。

四个阁老没人都有一个,平常政务有这种各人的章就足以,逢大事才会用到内阁公章,不过这次事情看着挺大,但实际上对内阁来说小的很,很明显是用不到内阁公章的。

张紞也只是嘴上说一说,通知到位就行了,不然他拿回自己班房,自己给他盖上章,也没没有任何人能说出什么来!

郑赐很惊讶,“陛下当初不是不同意这个意见吗?现在怎么……”

王钝也想问这个问题,本来建议被陛下否了之后,他还为之一喜,松了一口气,总算情况孩还在控制内!

但是现在……又是为什么,王钝皱起眉头,略带怀疑的看了看张紞,这是什么情况?

“陛下说履及不久,对朝廷官员熟悉不够,再加上方博士毕竟是潜邸旧臣,陛下对他还是有感情的,我在旁简单说来一下,陛下也就同意了。”

张紞嘴角扯出一丝笑容,勉强解释道,他现在要做的就是,为这件事,给众人一个合理的能自圆其说的理由,这一点陛下没明说,但暗地里的未尽之言张紞大概也能猜出来!

漂亮!

我就说拿出方孝孺方博士这步棋是步妙招吧,郑赐心中感叹,陛下或多或少对他都是有感觉的,一旦这次做的好,方孝孺很容易就能进入陛下的视线,而且是一进入就不会出来的那种!

王钝却是深深的皱起了眉头,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意识到,可能、或许、大概、应该是张紞的态度发生了一些改变,变的更加偏向郑赐了。

官场上的刀光剑影都是暗地里的,王钝不知道背地里到底发生了什么,他和郑赐不一样,年纪大了没那么容易相信张紞的话的,他更关注的是张紞这么做的原因。

内阁目前只有四人,以前张紞都是会尽量维持住两人的平衡,比如这种事情,就算是如他所说的,那也不会在陛下面前去多这个嘴,,他只会静静的等待陛下的作出决定。

而现在一旦他的态度出现了变化,内阁的局势变化对他就太不利了,王钝暗自叹息,都有些搞不懂这建文朝的政治格局了,本来好好的,他和郑赐两人争锋,他张紞从中得利不好吗?非要去做这吃力不讨好的事情!

张紞站在台前把众人的神色都尽收眼底,内心也是无奈,这都是陛下让他做的呀!

“还有一点就是陛下已经通过了内阁的请旨,严惩闯入郁尚书家里的那伙人!”

张紞沉声道,他知道往日的平静就要被这句话给全部打破了,但是他又必须要说,圣旨不是他不说就能锁住消息的!

这一点郑赐和王钝都没有意见,不过……

两人看向朱高炽,他这些天在皇宫外做的事,朝廷都传遍了,谁都知道他对这件事上的态度。

朱高炽:“……”

也许是感受到众人的注视,他揉了揉双眼,打量了下四周,脑海中从新浮现出刚刚最后几段话。

闯入郁尚书家里?严惩?朱高炽皱眉,在前面是?

“我想想……”他喃喃自语,“好像是说陛下同意了什么?”

朱高炽猛的一激灵,还能同意什么,同意了内阁的请旨呗!

这怎么会?他本来以为还有机会的,一点也没有着急,陛下处理公文的时间从来就没有这么快过,尤其是有了内阁分担负担后,不重要事情的效率是一再降低。

这次怎么……


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