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时的荀彧,正在院子里种菜。

荀彧是荀子的后代,他的家世,不比汝南袁氏跟弘农杨氏差多少。

他在种地,自然不是为了填饱肚子,而是一种雅好。

这年头的名士,多有种地的雅好,叫‘躬耕’。

诸葛亮在出师表里也有自谦,‘臣本布衣,躬耕于南阳’。

荀彧听到书童的说刘浩登门牌坊,也是大感意外。

净手接过拜帖,一边往外去迎接刘浩,一边思索着相关事宜。

荀家在洛阳也有信息渠道和能量,虽然刘浩带着大部队刚到豫州。

但刘浩从董卓手底下,救出太后跟弘农王的壮举,却早就被他知道。

甚至可以说是已经天下皆知。

不管是什么心思的人,听到这个事情,也不得不竖起大拇指夸一句刘浩忠义。

他荀彧虽然因为何顒一句‘王佐之才’而扬名,但他却也没有真正做出什么太大的功绩来的。

而刘浩虽然年轻,但已经是卫将军、扬州牧,又是皇室宗亲,说一句位高权重都不为过。

正常情况下,哪怕欣赏自己,也只需要修书一封,邀请自己出仕。

可刘浩却亲自登门拜访,这是何等的重视?

所以,他内心也是很感动的。

很快,门口的刘浩,远远的看见了传说中的王佐之才荀彧,正朝自己快步走来。

此时的荀彧二十六七的样子,长得也是颇为俊朗。

举手图走件带着儒家的气质,可谓是一表人才。

还让刘浩想起了第一次看《三国》的时候的事情,那时候认字不多,错把荀彧两个字当成了‘苟或’。

而这边的荀彧,也是一边观察刘浩,一边朝这边走来。

正所谓‘君择臣,臣亦择君’,像荀彧这样的大才,也是有‘择君而事’的底气。

他在远远的见到仪表堂堂的刘浩之后,心中对他也是钦佩不已。

果然有一代人杰之相,怪不得年纪轻轻就能有如今的成就。

很快,荀彧就来到刘浩跟前见礼。

“庶民荀彧,见过卫将军!”

刘浩直接扶住他的胳膊,不让他拜下,笑道:“文若先生不必多礼。”

双方一番商业互吹的寒暄之后,荀彧请刘浩进屋,让人茶招待。

这年头也有以茶代客的礼仪,不过跟后世的茶不同。

现在还是将采叶作饼的饼茶,烤炙之后捣成粉末。


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