谢老三等人转头看去,只见青衣人笑着说,“老人家贵姓,”
谢老三低眼回答“我家姓谢,叫谢象远。”
“象远兄,我看你家这个小孩天生聪颖,未来必会成大气啊!”
谢老三听得高兴但是话上却说“当不得您的一声兄,他小孩子家家的,那有那有。”
青衣人笑着说“我姓刘,叫刘方杰。”
见众人脸上并无异色,只有刚刚背词的小孩双手抱拳道:“刘先生,”
才反应过来,这些人只是普通民众,不知道自己的名字,如此更显此子不凡,便问道:“人之初,性本善……我刚刚一共念了十句,你能不能记住,”
谢宁心里想,这不是《三字经》吗?
如此正是一个机会,可能自己可以趁此机会提出要读书,在这样的时代,要想跨已越阶级,读书是最好的选择了,便开口流利的背诵出来了,
刘方杰边听边喜接着道: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……(1)”
几乎刘方杰一念完,谢宁就接着念下去了。
旁边的中年汉子是刘方杰的下属,从小陪着刘方杰读书,在他心目中,刘方杰就是顶顶聪明的人了,刘方杰的儿子同样是一个读书人。
没有想到这个泥腿子的小孩竟然不遑多让,仔细打量了一家人,没看出什么特别的,衣服破破烂烂,穿着草鞋,指甲里的泥都没有洗干净,就这样的人家竟然生出了这样聪明的小子,他们还不知道自家有宝贝,过耳不忘,这是什么样的脑子。
刘方杰大叹三声“好,好,好。”
没有想到自己回乡之后竟然见到有这样的孩童,过耳不忘是天赋,但是小小年纪就落落大方,沉稳礼貌,将来一定不同凡响。
刘方杰其实已经年过四十,比谢老三的年纪还大,但是看起来却比谢老三年轻十岁。
这个年纪在官员的年龄当中不算大的,年纪轻轻就回乡,刘方杰内心也是有一些不平的,回乡之后和济州知府,怀安县县令一起在怀安县的凤凰山办学,一晃已经五年了,渐渐也得了乐趣。
此时,见到这样的谢宁,他不竟感叹,济州地处偏远,没有中原的底蕴深厚,也不像江南那样文风鼎盛,人才难得。
这小童如果好好读书,不要伤仲永,未来又是一个人才,想到此处,便将腰间的一块玉摘下来,递给谢宁,谢宁犹豫了一下,便伸手接下,自己未来必定有出息,堂堂穿越人士,一个礼物而已,肯定能找机会还上。
刘方杰又从怀里拿出一块银子,然后递给谢老三,说道:“谢兄弟,你家的这个孩子不一般,现在年景慢慢好起来了,家里商量一下,送他去读书吧,未来他一定会成器的,不要耽误了他。”
“我叫刘方杰,就在县里面住,以后可以来找我。”
谢老三都呆住了,他家里就没有过这么一块银子,通常都是用的铜钱,李氏等人也反应不过来,都紧紧的看着谢老三手里的银子。
刘方杰见此,连忙叮嘱,“你家送这小孩读书,他一定会有出息的。”
谢老三手里紧紧捏着银子,然后点头道:“是,大人,我家送他读书。”
一家人一路深一脚浅一脚的回到了家中,一进屋子,谢老三将银子拿出来,李氏接过银子,放在手里,大家眼巴巴的看着。
见此,李氏同意了三个儿子摸一摸银子,就短暂的摸一摸,然后就收回了。
见谢宁坐在一旁,李氏将谢宁拉到怀里,将银子递给谢宁摸一下,谢宁哭笑不得,但是见其他人羡慕的看着自己,谢宁忽然感觉自己骄傲了起来,哎,这该死的虚荣心 。
谢老三说道:“今天你们三兄弟都在,情况你们也知道,都说说吧!”
谢如方高兴的说:“今天我们遇到的人是大人物,看他那个马车,一看就不普通,随随便便就拿出银子来,我们家宁哥儿读书了之后,以后咱们家就会不一样了。”
杨氏刚要开口说话,就被谢如桐制止了:“我们家几个劳动力,其他的孩子还小,先送宁哥儿去试试,如果成了,我们谢家就不一样了。”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