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辽,字文远,今年20岁,并州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。

自幼就经历了连年的边塞战乱,未及弱冠之龄,开始担任雁门郡吏,后来又因武勇,被并州刺史丁原辟为从事。

同年,灵帝为西园军的成立召开了“大阅兵”,丁原应诏让张辽带兵进京参会,归于何进的北军五营之下。

按照历史的原有轨迹,不久之后,他就会被何进派去河北募兵,而等他再回到洛阳城时,何进已经被宦官所杀。

刘协觉的既然有机会,那就不如顺手截个胡。

他倒是没有收集汉末名将名士的癖好。

但是如果碰到了,还不知道捡到自己的篮子里,那就有些遭雷劈了。

所谓天予不取,必受其咎嘛!

何进显然对于张辽这个名字,还有些陌生,好半天都没想起来究竟是谁。

刘协只能补充了一句,“就是去年并州丁刺史遣来京师,应诏参与西园大典的,和蹇校尉有过一面之缘,现在隶属于北军大营。

“所以,还需劳烦帮着找一下,听蹇校尉说,此人年不过20,却颇有几分武勇,孤身边正好缺个这样的人呢。”

何进这才松了口气。

心说还以为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人物呢,搞了半天,就是个年轻人啊。

这样的人,在北军大营里还不是一抓一大把?

于是很爽快的就满口答应了下来。

他俩这边倒是相谈甚欢了,但是宫门另一边对峙的双方,却依旧保持着十足的警惕。

直到刘协和何进携手返回,才稍微让这种紧张情势放松了一些。

即使两边都知道,这样明火执仗的情况下,压根儿就不会发生什么过激的冲突。

但是,有时候氛围到了,也不是你想咋样就能咋样的。

随时保持警戒状态,才是真正安身立命的关键。

何进倒是完全忽略了双方之间暗戳戳的敌视,还满脸含笑的为刘协介绍着带过来的人。

有何颙、郑泰、荀攸、何琳几人,却不见袁绍、曹操、袁术。

刘协一一颔首而笑,一副谦谦君子之风。

毕竟,人虽然他都不认识,但是名字还是比较熟悉的,也就难免带上了几分好奇。

然后一番寒暄下来,各回各家,各找各妈。

宫门前再次恢复了原有的威严肃穆。

……

回返的路上,何进一直默然不语,保持着表面的平静。

但心里却很难静的下来。

刘协竟然对张津为他如何谋算的都了如指掌,那就说明自己的这边,还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铁板一块。

而刘协的背后,也肯定会有暂时不为人所知的依仗。

这个二皇子,可不能再以往常的眼光去对待了,其人必定不似表现出来的那么简单。

但是,何进并没有就这个问题深究下去,这点儿城府他还是有的。

而不管怎么说,刘协的那番话,倒是已经说的很通透了,最起码在他看来,算得上是逻辑清楚、合情合理。

那么必然的,他就隐隐对身边的某些士人,开始有所心生抵触了。

所以于他而言,暂时保持沉默,就是最好的防范措施。

因为这样以来,既可以对士人守住他和刘协之间的秘密合作,也无异于断掉了刘协有可能埋在自己身边的信息渠道。

果然聪慧如我啊!

何进对此颇有些沾沾自喜。

却不知道刘协真正想要的,就是他这样的心理。

历史上曹操是怎么评价何进的?

沐猴而冠带,智小而谋大,性犹豫摇摆,且不纳善言,妄矣!

意思就是,这人没有一点儿的自知之明。

而事实上,何进也不像刘协当面吹捧的那样,能在士人与宦官之间左右逢源。

说的好听一点,那叫耳根子软,仗着外戚的元舅身份,而在两方的势力中反复跳横;

说的难听一些,摆明了就是士人和宦官两方,都能偶尔借用一下的一把刀,有机会就可以拿过来刺对手一下的那种。

仅此而已。

所以,看上去何进虽然位高权重、风光无限,但是事实上呢?


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