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庸”又被称为更,是指从事各种平凡职业(农业、畜牧、打猎等)的庶民的总称,主要是负责随军生产,保障后勤。
庸下面还有奴隶阶层,有两种。
扬更(奴下奴),相当于包衣。
宁更(奴下奴下奴),相当于阿哈,吐蕃社会中最低等级的存在,无人身自由,完全隶属于奴隶主,任主人驱使、赠赐和买卖,无任何权利。
更在桂出征时,也常常作为桂、或者庸的扈从。
而除了五茹六十一岱这个军政合一的行政单位之外,在吐蕃王朝的统治下,还有非正规军的编制。
也就是部落兵,他们或实行三丁抽一、五丁抽二、七丁抽三的政策。
十人为什,十什为牌,十牌为寨,五寨至十寨为沟,沟则直属土官。
什有长,牌有头,寨沟有主。
若遇大战,当地地方土司、土官、寨主,均要征调壮丁参战。
另外,吐蕃内地还有十八个超然于外的贵族采邑(即封地),这里面只有两个属于王室。
其余十六个采邑,都是属于军事贵族,贵族有在自己采邑内征收税赋、征兵的权力,但在战时也要承担作战任务,这点就有点像春秋时期的贵族了。
不过,部落、五茹六十一岱、十八采邑都在吐蕃内地,羌塘以南。
而在边地,吐蕃采用的是和唐朝一样的节度使制度,有五道节度使,每个节度使麾下又各有数个小节度使,数个州刺史,也就是节儿论。
而除了这些直接管辖的地方,吐蕃还有不少藩属国以及臣属的部落,比如南边的泥婆罗,西边的护蜜、大小勃律,东边的党项、羌人部落。
这些藩属虽然有一定的自治权,但是遇到大战,也要发兵从征。
可以说是吐蕃维持如此庞大帝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当然了,地位也就那样,说好听点是仆从,说难听就是炮灰。
不过随着近些年大唐国势下滑,吐蕃国势上升,河曲党项对于吐蕃的向心力增强不少,
对大唐的敬畏之心也渐渐淡去了。
听闻论泣藏下令,万余党项部落兵在各自首领的率领下,向唐军两翼,以及距离中军尚有一断距离的山南军发起了攻击。
部落兵在人们印象中打起仗来没什么章法,也没什么阵而后战的概念,全凭一腔血勇,然后就是一窝蜂的冲了上来,各自为战。
但这伙党项骑兵显然是不一样,在看到唐军两翼各有数百精骑护阵后,他们果断放弃两翼,掉转马头直奔中军侧后,看样子是想要冲垮襄汉弓箭手阵列。
左右两翼的神策军和幽州军骑兵将官见到敌军这样,哪还能不明白他们的意图,顿时怒骂连连,随即,竟是主动脱离两翼,朝着党项骑兵杀了上去。
本章已完 m.3qdu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