咸丰七年,夏。

京城街头,最有特点便是各种吆喝叫卖声。

卖糖人的,卖包子的,卖首饰的,用各色强调唱出打趣儿的词。

除了商贩,当然还有干活的力工。

京城物价高,工钱也高,机会比小县城多上不少。

因此,尽管在那个信息交通不发达的年代,依旧有北漂族。

于承艺坐在街头,很惊讶发现,自己现在身边并不是一个艺人,而是一名力工。

身体主人名叫王狗儿,是个拉货的。

工作内容是,根据饭馆的订单,用板车将原料从菜市场拉过去。

不过,王狗儿却很喜欢听戏。

当然,他没有那个闲钱,园子他是一次也没有进过。

可穷也有穷办法,虽然进不去,但真正好的戏子,他的唱腔就算隔了几堵墙依旧能传入听者的耳朵。

王狗儿便一得闲,就蹲在园子门口,听一听这二手戏。

的确是落魄了点,但他却知足了。

王狗儿最大的愿望,是能和那些名角学段戏。

到后来,也成了他的遗憾。

京城的钱多,但也更辛苦,穷人唯一的本钱就是身体,王狗儿在此之后没能挺过十年。

而王狗儿最喜欢的角儿,叫做刘保山。

不为别的,只因他和刘保山说过话,甚至说得上认识。

刘保山有个外号,叫做赶三儿,原因便是他经常在一天之内,赶三场戏。

不过,刘保山对这个讽称并不介意,每每有人叫他,他都笑着答应。

正因经常要赶三个不同的戏班,仅靠腿脚,就有些吃力了。

有次,正巧看见坐在地上、靠着板车的王狗儿,便请他拉自己一趟。

王狗儿崇拜这些戏子,当即应允,并将刘赶三按时送到目的地。

此后,王狗儿便经常在园子外等候刘赶三,都快成为他的专车司机了。

其实,他也有私心。

刘赶三偶尔会和王狗儿扯扯皮,偶尔也会独自哼上几段唱词。

王狗儿便仔细聆听,默默记在心里。

等在无人的时候,自己偷偷练习。

还别说,王狗儿的天赋极高,有过耳不忘的本领,无论哪一段戏,听一遍就会。

要是他生在梨园世家,保证能成为一代名家。

现在,他也正在等待刘赶三出来。

于承艺觉得,要想替王狗儿完成遗憾,当然是向刘保山学戏最好,毕竟刘保山就是如今在出色的丑角之一,且王刘二人相熟。

只是如何开口,需要一个奇迹。

望望天色,奇怪,今天刘保山出来的时间,比平时要晚些。

他因为要赶到下一场戏的园子里去,所以会一刻不停地跑出来,有时候连妆都来不及洗。

又等了一会儿,于承艺终于见到了刘赶三本尊了。

身材矮小消瘦,嘿,完全没有名人大家的范儿。

他一看到于承艺和那辆板车,二话不说,就跳到板车上,翘个二两腿躺下:


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