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陛下,大喜啊!”
诸葛瞻的心脏骤停,不可思议的抬头看向了李邈。
“吕禄、霍禹未必怀反叛之心,孝宣不好为杀臣之君,直以臣惧其逼,主畏其威,故奸萌生。亮身杖强兵,狼顾虎视,‘五大不在边’,臣常危之。今亮殒殁,盖宗族得全,西戎静息,大小为庆。”
原本安静的朝廷立刻变得喧嚣起来,群臣们窃窃私语,显然也被李邈的话所震惊到。
诸葛瞻下意识的偷瞄旁边的刘禅,只见刘禅那身肥肉随着急促的呼吸而上下起伏,那双胖手更是紧紧握住,原本和蔼的豆豆眼此刻更是冒出凶光,死死的咬住了面前的文士。
李邈,李邈...
就算一开始不知道李邈是何人物,诸葛瞻此刻也想起了他是何方神圣了。
颍川有荀氏八龙,河内有司马八达,荆州有马氏五常,益州同样有李氏三龙。
李朝字伟南,益州别驾。
李邵字永南,益州治中。
还有一个早夭的弟弟,三者并为李氏三龙。
李邈则因性格疏狂,不在此列,但即便如此,他也被任命为益州从事,丞相参军,加号安汉将军。
李邈有多狂?
刘备入蜀,攻灭刘璋,他被任命为从事,过元旦时,一起喝酒时,这家伙说:“刘璋认为将军是宗亲肺腑之臣,让你去讨灭张鲁,结果张鲁没干掉,你却反手背刺刘璋,我认为将军攻占我们益州的行为是不对的!”
李邈这话说得没问题,刘备在道义上确实不该拿下益州,所以刘备不谈道义了。
于是刘备反问道:“既然你知道我做的不对,那你为什么不帮助刘璋呢?”
李邈说:“不是我不敢,是因为我没这个能力!”
非不敢也,力不足耳。
这话就有些搞笑了。
屈原有言:“捐躯赴国难,视死忽如归。”
你要是坚持心中的道义,就该用行动去维护,而非是用言语在这饶舌。
更何况你还接受了刘备的益州从事,真是为了道义,不敢反抗,那退一步弃官而去,隐居山林不行吗?
大概是因为自觉理亏,毕竟从刘季玉手中夺走益州确实不道德,再加上需要安抚蜀地民心,有司要论罪处决,诸葛亮为其求情,李邈只是受到了贬斥。
作死一次怎够?
马谡失街亭,随后逃亡,向朗收留包庇马谡,被举报,也被贬官,并从此不受重用。
李邈这时候又跳出来了。
“秦赦孟明,用霸西戎;楚诛子玉,二世不竞。”
并不是说打了败仗就会被处死,蜀汉立国后打的败仗也不在少数。
马谡最关键的是弃军而走,后来逃亡时被向朗收留,向朗时任丞相长史,当时蜀汉军政大权全在丞相府,成都大小官吏得要加个丞相府官职才有实权。
向朗收留马谡,直接导致其被贬官,其后二十年不受重用,诸葛亮死,他才出任个无实权的光禄卿。
可以想象诸葛亮对马谡的爱之深,责之切。
李邈为马谡求情后,失去了诸葛亮的看重,被遣回成都。
而这是李邈的第三次作死。
“大胆!朕的相父岂容你这般小人搬弄口舌!”刘禅愤恨的拿起桌上的竹简砸去。
刘禅对于诸葛亮这个相父是否有恨不知道,但绝对是有爱的。
权臣自然是令君主警惕的存在,伊尹,霍光都曾有废立君王之举。其言其行虽跋扈,但不失为忠臣。伊尹放太康,随后又立太康为君;霍光废昌邑王,又立刘病已为帝。
其虽无谋逆之心,但却有谋逆之实。
废立君王这是自认为孤家寡人的君王所能接受的吗?
更不必说后世的野心家,如曹操、孙峻、司马昭之流,哪个不是自比伊尹,霍光的呢?
但诸葛亮不一样,他是个纯臣,虽手握军政大权,却不曾有一丝僭越之举。
这也是诸葛亮能够名垂千古的重要原因。
但即便如此,将君王安危寄于一人身上,实在是太过危险了。
周公恐惧流言后,王莽谦恭未篡时。
自诸葛亮之后,蜀汉再不设置丞相,之后的蒋琬,费祎,董允,陈袛等皆是录尚书事。
可李邈实在太过了,刘禅是“素丝无常,唯所染之”,此刻刘禅的身边还是群贤毕至,心中虽有束缚感,但让他去庆祝诸葛亮的死,那也太夸张了。
诸葛瞻同样做不到漠视此事,诸葛亮是自己的父亲,若是旁观,虽然他只有八岁,但势必会被人看轻。
本章已完 m.3qdu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