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生是青顿夷。
什么是青顿夷?
山生也不清楚,只知道山外的汉人是这么称呼他的。
汉人是好分辨的,穿着漂亮而又华丽的衣裳的,那是汉人中的头人。
穿着足以遮蔽身体的粗布衣裳的,那是汉人中的平民。
一位汉人中的长者曾对山生说:山里有六种蛮夷,九种戎狄。
山生曾问过长者他怎么知道,长者只是笑着摇了摇头。
山生并不叫山生。
这是他的汉名。
他的记忆中依稀记得自己那蛮夷母亲曾叫过自己的乳名,可惜再也没人叫过,他便逐渐遗忘了。
山中的日子太苦,同族们以打猎,捕鱼,采摘果实为生。
打到的猎物必须几天吃完,否则就会坏掉,吃了会生病,只能祈祷先祖的庇护。
盐巴很珍贵,只有山外的汉人才吃得起。
族中只有头人,巫师等少数人才享用的起加入盐巴的美味。
至于采摘果实,那便只有秋季才能采摘,同样无法保存。
山中没有御寒的衣物,人们大多挖洞,住在树上,少数战士则学着山下汉人,试图搭建木屋。
虽然总是被大风刮倒,被暴雪压垮。
除了巫师,族中几乎没有老人,因为多数老人都活不过皑皑寒冬。
头人也曾试过袭击汉人的村庄,但族中勇猛的战士被看似孱弱的汉人一个个戳翻在地。
头人愤怒的带头冲锋,同样倒在了汉人的长矛之下。
也就是那一次,山生才发现,原来个人的勇武在神兵利器之下不值一提。
同族们拿着的是木盾、石戈,少数战士握着青铜兵器,却通通在汉人的铁器面前应声而断。
后来山生才知道,汉人的村落并非看上去的那么孱弱可欺。
汉人们会公推出德高望重之人作为三老统帅百姓,而在边塞地区,三老多是老卒出生。
村寨更是会有公田,这是一村集体所有,以供养村中老弱妇孺。
山里意味着野蛮,
山外意味着文明。
山生逃了出来,在汉人村落外游荡。
一个好心的老婆婆收留了他,而他也学着耕种,学着养殖,学着汉人的语言。
老婆婆死后,他被老婆婆的远房亲戚赶走。
山生不敢闹事,听说绵虒是汉人最繁华的城市后,他便沿着山路,走了一个多月,才抵达绵虒城。
绵虒城门处,蛮汉交杂,一个个扛着米袋,向外走去。
穿着绵甲的兵卒敲打着锣鼓大声吆喝着:
“凡是能将这包粮食背到城外大营的,无论胡汉,皆赏一百钱!”
山生停下脚步,看了过去。
一百钱!
山生盘算着,他没用过钱。
也没见收留他的老婆婆用过钱。
只因米面蔬菜都是自家所种,压根用不到钱。
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没见过钱。
族长曾向一个汉人商贾卖过牛羊。
两头牛不过一百钱。
族长也曾向那汉人商贾买过武器,一把短匕十头牛。
山生长吸一口气,走到士卒前问道:
“真的谁都可以吗?”
士卒不厌其烦的回复道:
“都可以,都可以,只要你记着我家君侯的好!”
山生望向不远处叠放在地上的米袋,瓮声瓮气的说道:
“来两袋!”
士卒侧目:
“一袋和两袋是一样的价格!”
“我家君侯是好心行善,不是当冤大头的!”
山生解释道: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