午时。

捕头齐彪,奉县令杨铭之命,向孟川送三百两赏银,

“孟小哥,杨大人说,等他招待完上头来的钦差,就请你与宋先生在靖水楼小聚,还望你到时务必要来啊!”

他称呼对方为‘小哥’,也是想显得与对方亲近一些,毕竟是县令老爷看好的人。

“放心,杨大人有请,在下自然会去。”

孟川接过银票,不卑不亢的点了点头。

能与一县之长攀上关系,何乐而不为呢?

齐彪前脚刚走,陶谦便一脸欣喜的过来,

“孟兄,你不厚道啊,有降妖除魔的本事不早说?”

孟川微微皱起眉头,“言下何意?”

陶谦将县衙的告示说出。

孟川笑道:“只是碰巧知道了那邪祟弱点而已。”

“谦虚。”陶谦朝着他竖了一个大拇指,继续道:

“不管怎么说,因为你除妖一事传遍全城,导致不少百姓,都来买你所写的志异杂文,仅是一上午,就卖出去三百余篇。”

一篇三文钱,三百篇就是九钱银子,照这种趋势下去,用不了几日,他就能回本。

孟川认为,即使没有除妖一事,‘画皮’也能大卖。

毕竟,蒲松龄先生是一位很会讲故事的大家,所以对于售出的数据,他并不感到惊讶,

“你特意跑来,就是为了给我说这事?”

陶谦摇了摇头,“两件事,第一,我将你的杂文,卖给了靖水楼的说书先生,过会儿他就要讲书了,咱们一块去听一听,我请客。”

“第二,不知孟兄何时写第二篇志异杂文啊?只要咱们抓住你这个声名鹊起的机会,多写几篇,肯定都能大卖。”

闻言,孟川试探性问道:“再写几篇不是不可以,只是,你不会还要以几两银子的价格收吧?”

他现在有了名气,所写的杂文,当然不能是之前的价格。

陶谦焉能不知这个道理?

“孟兄认为,多少钱一篇合适?”他直言询问。

孟川应声道:“不如你我定个契约,以后我卖给你的杂文,就不买断了,而是分成,你看如何?”

“分成?”陶谦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汇。

孟川解释道:“就是将卖出的杂文收益,三七开,我七你三。”

陶谦皱眉道:“我只占三成?太少了,光是印刷杂文和纸张的成本就很高。”

“那就暂时四六如何?”其实孟川也觉得三七开有点儿太过分。

毕竟在这个时代,印刷书籍还是需要很大的成本。

他刚才所言,不过是以进为退,好让对方更能接受四六开。

陶谦想了想,道:“你就不怕,我隐瞒真实卖出杂文的情况,有所克扣?”

“我相信你。”

正所谓疑人不用,用人不疑。

孟川对于陶谦的人品,还是信得过的,而且,对方克扣一时,不易察觉。

但如果一直克扣,很容易就会被他发现,届时,一旦官府查起账本,对方下半辈子,只能在牢里了。

而且在大奉朝,商人最重要的就是诚信,否则,会被世人鄙夷。

陶谦很果断的说道:“四六就四六吧,你信我,我便不会辜负孟兄的信任。”

其实孟川也有留个心眼,他亲自写的契约。

倘若陶谦真的做出不讲诚信的事情,那么诚友书铺一切营收,都归他所有。

签订好契约之后,二人就前往靖水楼听书。

这也算是变相的卖出‘版权’了,对此,孟川有些困惑,

“倘若有人见他说我杂文火了,其他说书先生,会不会存在不买断我的杂文,也去说那篇杂文的情况?”

陶谦笑了笑,开口道:“咱们高价将你的杂文卖给说书先生,其实就是相当于授权他以谋利手段将你的杂文利用起来。”

“如果他人也敢讲你的书,而且盈利了,别的地方咱管不到,但是在咱这棠邑县,至少也是十年起步。”

闻言,孟川对版权一事,有所了解。

在这个时代,朝廷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很看重。


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