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着朱元璋的怒喝声,王承恩赶忙战战兢兢的退出了房间。
来到屋外,王承恩暗自心惊,“陛下这是怎么啦?”
“臜家记得他原先温文尔雅,只有在盛怒时才斥责臜家几句,可为何现在变得如此暴躁,好像变了一个人一般?”
“难道陛下是初登皇位,见朝政如此糜烂,心性才改变得如此之快?”
“唉!”他幽幽叹了口气,“做当今的陛下可真是难呐!”
“外有满洲清兵扣关,内有关内的天灾人祸,沿海又有倭寇疯狂肆虐。”
“只有江南一隅之地才稍显富足,可朝廷的文臣尽皆出此那边,又有南直隶的一帮官员与当地的一帮富绅商贾相互勾连,使赋税到了朝廷就所剩无几了啊。”
“原本朝廷指着江南的赋税艰难度日,兵饷、官员的俸禄皆出于此。”
“现今只好将赋税强加于百姓们的头上,让老百姓只好卖儿卖女,活一天算一天,闹得不好,那可就要官逼民反了啊?”
“难怪陛下如今彻夜难眠,脾气如此暴躁,可真难为他了。”
朱元璋坐在龙椅上,缓和了一下紧张而又复杂的心情,这才翻看那些历史纪要。
历史纪要一共有十五册,王承恩按照历代皇帝的先后将它罗列整齐。
对于最上面一册的洪武纪要,朱元璋看都没看,就随手将它搁置一边。
笑话!
老子就是洪武皇帝,对于老子干过的事,谁有老子清楚?
可看到第二册时,他心头猛地一紧,这是老子选定的接班人,是皇太孙朱允炆呐,可为什么他的纪要只有薄薄的一本呢?
他忐忑不安的打开了朱允炆的历年纪要,越看心头越是堵得慌,当他看到最后的一行字‘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,大内火,帝自焚’时,不由暗恨道;“允炆你这个孽障,老子在位时,早已为你继承老子的皇位扫清了障碍。”
“可你却偏听偏信那些文臣,乱搞什么削藩之策?”
“先不说削藩之策对不对,可也要在你根基稳固之时才缓缓施行削藩之策?”
“可你……?”
转念一想,这些都是过去之事了,老子现在操这个心有个屁用,还是看看这些年来老子的子孙们都干了些啥吧。
他将朱允炆的纪要丢到一边,接着翻开了第三册皇帝纪要。
当看到四子朱棣历年来的表现,他心中五味杂陈,也知晓了自己现在是住在北平,曾经是蒙元王朝的朝廷所在。
朱元璋缓缓放下了手中的皇册,头靠在椅背上,闭目沉思着。
“天子守国门,君王死社稷。”
朱棣的这句话令他想起朱棣年少时的英姿勃发和雄韬武略,不禁暗叹,“真是造化弄人啊。”
“想不到自己刚刚瞑目四年,允炆就被朱棣这个逆子篡夺了皇位,对老子的子孙来说不知是福还是祸呀?”
“但观朱棣这个逆子历年来的成就来说,他统率的大明王朝比朱允炆时期要好得多。”
“只是朱棣这个逆子的豪言壮志在他身上行得通,未必在他以后的子孙那里行得通?”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