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惟庸摆出天地君亲那一套,他认为作为君王就是应该善待底下的子民和官员。

君王对官员冷无情,那这些官员就会有学有样。

对官员倍加呵护,这些官员会对底下的子民同样如此。

他还特意的给朱元璋举了一个例子。

汉代的灭亡就是因为君王的残暴和君王不知道体恤下属,只知道用惩罚作为手段。

那是底下的官员不敢说出心底的话语,因为会受到惩罚。

那时百姓不敢到官府,因为到了官府就会先挨板子。

百姓成官员的出气筒,而官员又因为受到责罚,心中怨气连连。

最后的结局就是官员做事情的效率越来越低,民间的疾苦越来越重。

官员感觉不到君王的重视,又感觉不到君王的体恤。

最后造成了天下的读书人不想当官。

朝代也因为人才凋零和百姓的怨气走到了下坡。

“我知道,圣肯定不是这样的人。”

“这证明肯定是因为小人的谗言,所以圣才被一时蒙蔽。”

胡惟庸画风一转,他主动的替朱元璋找借口。

他看到了朱元璋坐在皇位,冷笑连连,他的心中有所担忧。

其实朱元璋此时的冷笑,是因为看清楚了胡惟庸的野心。

虽然胡惟庸说的很是隐晦,但是这是指桑骂槐。

所说的案例无非就是在告诉朱元璋,不能得罪官员。

现在的政令就是在得罪官员,所以要让朱元璋掂量着办。

“胡大人说的对,大明王朝是有圣人思想的礼仪之邦。”

“圣是仁慈的君主,这是受了小人的蒙蔽。”

底下的官员纷纷的站出来,他们知道现在到了摇旗呐喊的时候。

他们看到了朱元璋的目光不善,但是为了自身利益,他们必须挺身而出。

有人已经在向朱元璋建议。

“皇,必须要清君侧,铲除小人。”

“对,必须要杀死这个小人,以免影响皇的心神。”

“皇下命令杀死这个小人,避免误国。”

这些人七嘴八舌,都让朱元璋现在就把楚凡收拾掉。

朱元璋的脸始终挂着那么冷笑,他知道这些人之所以站出来,是有人挑拨。

朱元璋直接开门见山:“丞相,大家口口宣称有小人。”

“你们嘴里的小人是不是就是牢中的楚凡?”

胡惟庸一愣,他没想到朱元璋这么直白。

“或许是吧,圣自然知道此人是谁。”胡惟庸只能如此回复。

他要是表明就是楚凡,那就只能说明他在暗中调查此事。

虽然朱元璋知道宫中有这些官员的耳目,但却不能从他嘴里说出来。

“那我就当这个小人是楚凡。”朱元璋叹了一口气说道。

“朕只问你一个问题。”

“你摸着自己的良心说说这几个政策是不是对老百姓好?”

胡惟庸无言以对,因为这政策确实对老百姓有好处,但是却伤害了大家族和官员。

朱元璋看到胡惟庸和其他官员的表情,他气得一拍龙椅,怒声地骂道。

“对百姓好的事情,你们却不让朕去做,你们安的什么心?”

“你们说的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呢?”

“现在督促你们做事情,你们就怨声载道了?”

“现在还想拿血书威胁朕,就该让你们的血流干,然后让百姓看看是黑的还是红的!”


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