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己果然没看错,这年轻人确实不简单。

赵富民这两年,走南闯北,和不知道多少人打过交道。

在乡下,年轻人哪里知道什么办不办厂子的。

很多地方,还在吃大锅饭呢。

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起,但那只是在沿海地区吹着,远远吹不到这些远离经济特区大城市的乡村角落。

这些地方的人民乡亲,他们关心的,永远是家里的一亩三分地。

当然他们也只能关心这些,关心眼前的,脚下的。

……

当许东年问出那句话后,赵富民对许东年的态度,又变了许多。

两人就着这个话题,渐渐深入地聊了下去。

从赵富民的话语中,许东年得知,他今年37岁,也是农村出身,不过成年后到了南粤羊城,进了新华书店工作,也算吃上了商品粮。

但是这两年,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,他也跃跃欲试,准备下海。

目前职务还挂着,不过他多数时间,在走南闯北做考察看市场。

今年年初的时候,他接触到了两个小日子过得还不错的外国人,让他注意到了葛根,这一在南方产的颇具营养价值的食品。

在他深入的去学习了解葛根这东西后,发现,这是这真正的好东西啊,难怪小日子过得还不错的人都找过来了。

然后他又花了两個月时间去考察,发现南粤地区目前虽然存在以葛粉为主要原材料的食品工厂,但做的很一般,远远没有发挥出葛根最大价值。

目前他萌生出了一个想法,就是想自己办厂子,好好来研究开发和加工葛粉,然后把产品卖出国门,让他们尝尝真正的好东西!

但是考察中,他也发现一个问题,就是目前还缺少规模种植葛根的地方,当然也有,但是很少,比如南粤江门鹤山,还算成熟,但都早已经有合作的厂子了。

他想要自己办厂子,必须找到新的合作方,可以有稳定的葛粉提供过来。

两人聊天期间,赵富民的朋友,孙立军买了吃食回来,三人在招待所房间里,边吃边聊,聊得很投机,不过这孙立军话很少,一般就是许东年和赵富民在聊。

到了饭点,赵富民很高兴,拉着许东年和孙立军出了招待所,径直来到国营大饭店。

点好菜,倒好酒,继续聊了起来。

许东年上一世,是国家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亲历者,亲眼见证了国家这四十多年经济的腾飞盛况。

虽然吧他自己没有跟着腾飞起来,但带着上一世的眼光,此时和这对未来充满期望的赵富民畅聊开来,那不是一般的投机。

赵富民自认读了不少书,又走南闯北跑了这么多地方,也算见识过天地之广阔,但很多时候,许东年说出的话语,却连他都是第一次听到。

然后仔细一想,又觉甚是有理,引人深思。

这让他对许东年的印象,越来越好。

这真的只是来自小乡村的一名普通青年?

……

饭店里,餐桌上。

酒过三巡,菜过五味。

许东年与赵富民,两人从“小朋友不听话,该打打屁股了”,聊到自主研制的三代机哪一年才能首飞;

又从经济特区成立的意义聊到经济管理体制改革能否成功、从经济腾飞速度聊到国内生产总值何时超越小日子。

赵富民笑着说许东年实在是太敢想了,国内生产总值超越小日子,那真是想都不敢想,怕是要等到自己入土这一天,再来看能不能超过。

然后他叹了口气,说道:“也不知道这辈子能不能看到。”


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