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防疫的全面铺开,防疫人员如何补充一直困扰着喻先儿。
喻先儿请来赵少卿、吴医官等人商议,希望能有一个解决的对策。
诸位,最近两个月,我和赵少卿巡视了咱们派出去的十二个防疫队。我们巡视中看到的,加上各个防疫队主动求助的最大困难就是防疫医疗人员短缺。特别是具备基本治疗能力的医师更是奇缺。咱们按照一个队配一位主治医师加三名医保医士组队,把我们当初从各卫所征调的学员全都派出去了。他们大部分经过一个月的训练,也基本掌握了防疫的流程、治疗方法。但你们也清楚,具备治疗能力,能够开展辅助治疗的合格医师却是凤毛麟角。核心、重点疫区疫情比较复杂。比如固原的长乐监,就出现了媾疫疫情与风寒等其他病症混杂的情况。他们不可能只单纯开展防疫治疗。其他患病马匹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,疫区卫所就有可能全盘否定我们的防疫成效。如何解决这个难题?请赵少卿、 吴医官都来谈谈看法。
吴医官手下几位得力的助手近来都被抽调走了,而疫区又急需大批药材,熟练的司药本身短缺,可每天配药发药量却极大,发错药材的事情时有发生。这也是喻先儿他们在巡视中下面被反馈意见最大的。
吴医官本来就很上火,此时已按捺不住,喻先儿话音刚落他就开口发言:喻总医,若要说缺人,您也知道我们药房是个什么情况。我药房能抽走的人都被你们抽走了。就靠现在临时分派给我的这些个兵士,我每天真是十几个时辰连轴转,边干边教,这每天按下葫芦起来瓢,出各种问题,不认识药,发错药都成顽疾了。说来说去,我这里也是急缺专业人员。
赵少卿看吴医官说着说着就要冒火,就连忙劝阻道:吴医官,莫急莫急。你的情况我们都清楚,你非常辛苦我们也都是看见的。现在就是要商议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嘛。
喻总医,我的想法是首先要解决眼下最急的困难。你看是这,咱们能不能仿照人家太医院的模式,从省府、州县临时征调民间马医,补充到各防疫队,解决眼下马医短缺的难题。再一个就是依旧从各卫所继续抽调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年轻兵士,集中到苑马寺防疫局进行防疫和常见病治疗的短期培训,然后陆续补充到各防疫队,实行短期轮替,这样也可以让先前的队员得到适当休整,保证防疫质量。
喻先儿听后不住点头。唔,紧急抽调民间马医是个不错的办法。可以由苑马寺牵头,与行省一起抽调地方上的马医,这样可以比较快地解决当务之急。而像第一批学员那样从各卫所征调兵士开展集中培训,实施起来会比较慢。当然,仍然可作为备选方案抓紧考察,看怎样落实?
赵少卿继续说道:另外,我还有个想法。专门人才的培养要做长远的规划与打算。马政历来是朝廷的国策,全国从军队到地方孳牧大量马匹,边防守军骑兵是主要战力,都需要大批的马医。能否在这次防疫培训的基础上开设专门的马医馆,博选各苑俊才,堪训马策,全部集中于平凉,以教以学,培养专业的马医呢?
喻先儿听后陷入了沉思。
这个好啊!建立专门的马医学校培养人才有利于解决长期马医短缺的难题。吴医官打破沉默,兴奋地说道。
喻先儿接过话题若有所思地慢慢说道:培养专门的马医人才是我不敢想的事情。听了赵少卿的建议也深感这是长远的利国良策。但我对这些事情真是门外汉,还请您详细谈一谈。
赵少卿看喻先儿没有反驳,反而有耐心听自己详谈,就略整理了一下思路,开始说道。开馆办学我也略有一些经验。其实,在正德年间,平凉苑马寺就曾上报朝廷建立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所马医馆。但因师资、经费和行省官员的人事变动,学馆办学一直断断续续,后来基本上处于停顿状态。另外,我在庆阳老家,也见识过亲族长辈开办的人医学馆,他们隶属于京城太医院,办学非常规范,从京师到各府及州县,都有医学校,专业科目划分全面,为各地方培养了大批有正式行医资格的医生。开办马医学馆,我想也不过是些差不多的问题,就是涉及建校、师资、教材、招生、授课等等问题。马医人才培养既然关乎国体,自然需要得到朝廷的正式认可和扶持。我想不妨我们先拟个方案,就在原来马医馆的基础上,依据目前防疫的具体现状拟定方案,建议朝廷专门拨款,尽快恢复兴办马医人才培养。方案先报给丁大人,如果丁大人也认可,就由他正式向朝廷上奏折。若准奏,余下的事便可细细谋划实施。
喻先儿把重新举办马医馆的方案上报后,丁大人大加赞赏,一口允诺将尽快上奏。
陕西苑马寺官办的马医馆在平凉府正式重建,开始招生办学。
马医馆建在平凉城东南角。这里原本是苑马寺一处用于科征军马的点检所。因场地较偏,已废置多年,现在正好用来建立学馆校舍。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