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常庚再将两个一大一小的木匣子提起来,放在桌上。
打开,里头是一小盒的丝锥,一大盒的锉刀。
剩下那个最大的木匣子里,堆放着大大小小的金属块。
天色渐黑,在深邃的夜色中,一盏昏黄的灯火在书桌上摇曳,李常庚连夜画出左轮手枪的图纸,直到完成图纸,画的满意了,才上床歇息。
此后每天书院散学,李常庚都会急忙跑回家关进房里,制作左轮。
......
首先是枪管以及枪身的制作,先取一块大小合适的铁块,将他固定在台虎钳上,再用丝锥钻出长孔,由于这个时代没有打孔机,所以这一步对工匠的技术要求更为严谨。
因为丝锥这个东西,如果技术不到位,把控不好的话是会钻歪的。
选取固定位置,钻好长孔后,再用锯子将圆孔四周切割成正方体,然后用锉刀锉到近乎于圆。
再用圆形锉刀加工孔内,磨掉丝锥在孔内留下的螺纹,再用特殊的丝锥在孔内刻出来复线。
来复线也就是膛线,能提高子弹的最大射程和射击精度。
这样,枪管的雏形就出来了,最后再加工其他部位,一些精细的地方就要使用更小号的锉刀进行加工。
至于枪的握把,则可以内用铁壳,外套木制握把。
接下来是弹簧的制作,将一根圆棒固定在台虎钳上,然后用制作弹簧的工具,将铁丝一圈一圈地往圆棒绕转下去,就可以得到一根富有弹性的弹簧。
弹巢的制作难度还是比较大的,它的弹孔面上有一个极度规则的凸起部分,这是它的卡扣,也是保证左轮在开出一枪后,弹巢能够自动对孔致下一孔的关键。
这一步对工匠的考验性也是很强的,不能磨得太多,也不能磨得太少,如果不具备精湛的技艺,很难做到。
能把这些工件做好,那么其他工件自然也就易如反掌,造出枪来也只是时间问题。
最后就是子弹的选择,左轮的历史也算悠久。
早期左轮是需要装填黑火药和铅弹来射击的,这种装填操作极度不便捷,装弹时,需要把左轮立起来,然后拿药瓶装入黑火药,再塞入铅弹,然后拨动枪口下的杠杆,这样就能加压孔内的铅球和黑火药。
但是因为置换弹药过于繁琐,所以很少人用。
要是李常庚带着这种东西去上路,六发子弹打完了还得和山贼说:“土匪大哥,你的刀先收一收,怪吓人的,能不能给我差不多半柱香的时间,等我装下子弹咱俩再继续斗?”
等装完子弹人家大刀都落到头上了。
李常庚:“大哥,我们可不可以再谈一谈啊?大哥,大哥!”
......
所以要用,就要用金属定装子弹,不过好像除了这个也没别的可选了。
美国南北战争时期,这时候纸壳定装子弹基本淘汰了使用前装黑火药和铅球的枪械,后装枪的出色表现血洗了整个美国战场。
后装枪相较前装枪,装弹过程大大简化,射击速度也提升了四至五倍。
但是能使用纸壳定装子弹的多为步枪,左轮并不在其中。
而且纸壳定装子弹的枪械并没有提升装填速度和装填容量,这种步枪是装一发,打一发,装一发,打一发......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