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会,是很有意义的。

以房玄龄为首的文臣,和皇帝充分交换了意见,增进了双方的相互了解。

针对重修氏族志的问题,进行了坦诚、高效、富有建设性的讨论,在某些领域达成了共识,但在其他一些问题上还存在较大分歧。

老李表现出极大的愤慨,愿意重新考虑问题的立场。

但文臣一方则表示,当皇帝的不能置之不理,要充分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。否则,百官就要做出进一步的反应。

大唐公认的老好人,这次硬碰李世民,展现出来文臣该有的风骨。

平日里,言官劝谏的毒舌话术,全被房玄龄一口气儿说完了,一边说,眼睛还一边瞄着孔颖达早就预定好的柱子。

那根柱子,就在老流氓程咬金的身后。

老程看看孔颖达,又看看房玄龄,静悄悄地挪开自己的椅子,给他们腾地方,保证是畅通无阻。

御史言官们根本不晓得发生了什么,他们的存在的目的就是骂老李的。

别管骂的人对错,跟着牵头的骂,一准儿不会错。

当皇帝问及你为何跳出来骂朕的时候,只要顺着牵头者的话去说就完了。

哪怕是说错了,也没关系。

正所谓法不责众,惩罚的也是罚带头的,和凑热闹的有啥关系?

李世民脸色铁青,大清早的就差点被言官的唾沫星子给淹死。

可想想最后收获的巨大劳动成果,老李忍了!

目光和老程相遇,老程顺着李世民的目光看过去,老李正看骂他喜欢的人。

是清河崔家的人,名叫崔静浩,御史台的一名御史。

这小子绝对飘了,上窜下跳的,对着老李指指点点。

五姓七望,崔家排在第三位,氏族志排在第一位,已经是定好的,凭什么你老李说换掉就换掉?

咋的,当皇帝的就牛逼了,当皇帝的就觉得自己凌驾于关陇门阀之上了?

老程轻轻点点头,意思很明显:陛下,您就放一百个心,俺老程和老丈人有仇,找碴弄崔家还找不到呢,老小子主动送上门,俺老程岂能放过?您就等着听喜讯就完了。

其余骂老李的言官,多数都是关陇豪强的门下走狗,自然不能让老李如愿。

房玄龄都带头了,不骂白不骂。

老狐狸长孙无忌也逐渐回过味儿,卷轴一直死死攥在孔颖达的手里,看过内容的就皇帝、房玄龄他们三人,这肯定有坑。

房玄龄一直在强调的,不是高士廉定的排名,而是再说陇西李家绝不能排在第一位,要以卷轴上的为主,可卷轴的内容谁也不知道啊,所有人全都在心里默认了是高士廉拟定的那份排名名单。

那么问题来了,长孙无忌绝对相信,卷轴里面的内容,绝对和高士廉无关。

讲道理,老高是他亲娘舅,却没干亲娘舅该干的人事儿。

他拟定的名单,长孙家排得很远,长孙无忌很有意见。

我是原始股,皇后的亲大哥,造反的时候……不是,讨伐隋朝暴政的时候,我家出钱又出人。

我长孙家也是关陇豪强,凭什么排到后面?


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