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崇祯皇帝如此动怒,曹化淳内心也暗自惊叹。

魏忠贤的手下,还真是藏龙卧虎啊!

就说这位写奏折的李培恩。

据他所知,此人尚不满十六岁。

但这奏折写得却十分老练。

不仅把事情的始末交代得清清楚楚。

更关键的是,奏折中充斥着大量详尽的数据。

用浓墨重彩描绘出郑家数十年来对乡亲们的祸害,以及他们积累的庞大财富,直摆到崇祯皇帝眼前。

看到这些数字,崇祯皇帝怎能不怒火中烧?

他身为天下苍生的主宰,每日还在为琐碎的银两开支烦恼。

而这些蛀虫般的乡绅,却能欺压乡邻多年,积累了比他还丰厚的家产。

这让崇祯如何能不愤慨!

曹化淳见状,连忙上前扶住崇祯皇帝的胳膊安慰:

“万岁爷,您别生气,小心伤了身体……”

崇祯甩开曹化淳,转头质问:

“李培恩奏折中的事,可有确凿证据证实?”

作为崇祯身边的亲信宦官,曹化淳深知皇帝多疑的个性。

崇祯被奏折激怒,显然已半信半疑。

此刻又向他追问,不过是出于本能的疑虑罢了。

但曹化淳早已有所准备,坦诚答道:“目前只有郑季通亲自承认罪行的签字,其他确凿证据尚未找到。”

崇祯皇帝闻言,眉头紧锁。

他太清楚魏忠贤的手下是如何敛财的。

特别是在魏忠贤权势鼎盛之时。

就连他这个皇帝的亲弟弟,也曾被魏忠贤的宦官所欺压!

如果不是这样,他也不会如此痛恨魏忠贤!

像这样抓住没有背景的富户,一顿毒打后逼对方在供状上签字,接着就抄家的事,他见得太多了。

崇祯对此并非全无耳闻。

听闻曹化淳手中并无确凿的证据,仅有一纸孤立的供词,心中也生出了几分疑虑。

然而,曹化淳对崇祯的洞察力非同一般。

就在崇祯欲开口吩咐之际,他抢先一步说:

“禀万岁爷,目前虽缺乏更多实质性证据。”

“但我已第一时间派遣西厂之人,偕同锦衣卫前往常州府核查此事。”

“万岁爷请放心,此事微臣必定查明真相!”

这就是曹化淳的能耐。

实际上,凡读过李培恩奏疏的人,大多相信奏疏中郑家勾结海寇、欺压百姓之事确有其事。

事实恐怕比奏疏所言更为严重。

因为在郑季通亲口供认的罪行中,详尽列举了历年纠集海寇的次数及针对的地区。

在锦衣卫的严刑逼供下,他交代得无微不至。

若非确凿,绝无可能编造得如此详尽。

就连多疑如崇祯皇帝,也只是略带犹疑地追问一句。

而曹化淳则借此良机,将此案的核查权掌握在自己手中。

一旦郑家案坐实,他自当能分得一份大功!

不过,这份功劳,李培恩无论如何都得与他共享。

毕竟在魏忠贤垮台后,曹化淳已是地位最高的太监。

他不仅主管司礼监,每日伴在崇祯左右,协助治理国家大事。

更在崇祯皇帝的信任下,同时执掌东西两厂。


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