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明显还是浓浓的反战情绪。但也说了一回事——既然战了,而且胜了,该怎么来看待这战果呢?要小心谨慎,抱不得已之心态而视之。
还是要在战争所争取来的和平与安宁的基础上发展好自己才是正道!
这么一深究,就是最好不战。
故而这基本上就是“不战而屈人之兵”的源头。
说白点,一切都是为了发展好自己。自身国力强大,发展势头又好,谁愿招惹你?
老子这种有点儿藏拙的军事思想的确是精髓中的精髓!后世无数例子都证明了无比英明。
我这理解也深合太上老君之意,于是他又显化第三十一章出来:
“夫兵者,不祥之器,物或恶之,故有道者不处。君子居则贵左,用兵则贵右。兵者不祥之器,非君子之器,不得已而用之。恬淡为上,胜而不美。而美之者,是乐杀人。夫乐杀人者,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。吉事尚左,凶事尚右。偏将军居左,上将军居右,言以丧礼处之。杀人之众,以悲哀莅之,战胜以丧礼处之。”
这一章继续讲军事的问题。是从礼的角度说兵。
老子借此以重申悲天悯人之思想,还是希望统治者莫求一时之功利,应以人为本,体恤天下民生为基本出发点才对头。
首先,老子就说了“夫兵者,不祥之器,物或恶之,故有道者不处。”是从大处说兵器杀人之物,是引起血光之灾的不祥之物,人们都是厌恶它的。所以有道的人是不会天天守着这玩意的。
“君子居则贵左,用兵则贵右。”是从传统礼俗角度说的。君子以居于左为上位,但对于武者(用兵器的人),是以右边位置为上位。
就是说礼法中对文武都是区别对待的。以君子品格而言,正常的就是居于左边才是最尊贵的。但对于武将,则右边为贵。
所以,古人作揖行礼时,是左手在前,右手在后,抱拳为礼。这表示对对方的尊敬。意思是说对方是尊贵的左手,而自己是次之的右手。
好耍的是,这就涉及成语“无出其右”了。对文人而言,居于右边是卑。但对武将而言,则说明更厉害。
历史就是这么戏耍人们的理解力的,现在大家都以“无出其右”为荣。
然后的“兵者不祥之器,非君子之器,不得已而用之。”这很好理解的。
前面章就说过用兵的原则:不恃强而不得以付诸武力解决争端!当然,此处把“兵”引申到军事实力。
老子从礼之角度说,兵器是用来杀人的,这本身就不祥。意指互相攻杀,死伤皆是损失,对双方而言都是不祥的事。因此,君子不为!故君子是不会持有(或依仗)它的。
只是遇到非君子的野蛮人,他以武器威胁你,你不得已才以兵对抗他。
说是从个人使用兵器角度说的,引申出来的当然是对国家而言,不依仗武力,要不得已而战才是正道理。
纯粹地拿到兵法上来说,就是不做骄兵,要做哀兵!因为“哀兵必胜,骄兵必败”!
“恬淡为上,胜则不美。而美之者,是乐杀人。夫乐杀人者,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。”是说:
君子安于恬淡,而争强好胜就不好了。争斗中即使胜了也不以此自鸣得意。以兵争强好胜而为美事的人,就是以杀人为乐之人。那些以杀人为乐的人,是不可能得到天下人认可的!
“吉事尚左,凶事尚右。偏将军居左,上将军居右,言以丧礼处之。杀人之众以悲哀莅之,战胜以丧礼处之。”这是老子按礼法补充说明,是说:
以礼法而言,吉祥的事以左为尊贵,而凶事就反过来排列了。所以偏将军处在左位,而上将军排在右边。说的就是对于军队排位是以丧礼来对待的。
杀人多的上将军,是按照悲悯人类的角度以哀悼之情来为他们排位的。即上将军杀人多,应该以卑位处之以示哀悼亡者更甚。哪怕是战胜的一方,处理这些礼仪上的事都要按照丧事的原则来做。
所以,反对战争,不轻易发动战争,才是正道!
本章已完 m.3qdu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