礼贤下士,就是具备“不争”的德行,就是运用别人的能力。这是符合天道的,自古皆是如此。

第六十九章:

“用兵有言:“吾不敢为主,而为客;不敢进寸,而退尺。”是谓行无行、攘无臂、执无兵、仍无敌。(综合巜帛书》及王弼注本而定)祸莫大于轻敌,轻敌几丧吾宝。故抗兵相若,哀者胜矣。”

“用兵有言:“吾不敢为主,而为客;不敢进寸,而退尺。””是说:

古时善于用兵的人说:“我不敢轻易主攻,而希望相机行动;我不敢贸然进攻一寸,而宁愿退缩一尺以避锋茫。”

这是老子引用古人军事方面的名言来说明以静制动的战略决策。当然,这也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军事思想。此中意义绝不仅是有此人所以为老子军事主张就“以守为主,以守取胜”的保守主义,而包含着极其深刻的道理。

首先,不主动挑起战事。这于“师出有名”上而言,就更能获得人民的支持,也有利于激励军队士气。

次之,不轻率地贸然进攻,也是属于对战事负责的态度。

虽然有先下手为强之说,但呈一时锐气,难免不骄兵必败。

再者,退而守之,避敌锋茫。一方面可以“老敌之师”(就如曹刿论战那般)。另一方面可以使自己准备更充分,伺机予以敌人致命的反击。

当然,还有利用己方熟悉的地利与敌周旋,拉长敌人补给线,便于开展游击战、运动战这些便宜。

不可一世的拿破仑就是被俄国军队以边打边辙拖垮的;抗日战争国共双方都认同了后辙集结力量、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方针的嘛。

当然,在春秋及以前作战一般在平地上,且是双方列阵对战,倒不大存在后面所举状况。古人所考虑的道理,应该属于前面两三种。

经典的就是晋楚之城濮之战。晋退辟三舍,楚却贸进。结果楚军被晋军赶下长江洗澡了。

“是谓行无行、攘无臂、执无兵、仍无敌。祸莫大于轻敌,轻敌几丧吾宝。”这首先是夸张地形容轻敌贸然进攻者:

行进没有队行,做起声势吓人,挽起袖子却没有高扬的手臂,做着打仗的架势。手里却不持兵刃,眼睛里还没有敌人。

打仗最大的祸患就是轻敌。轻敌完全就是抛弃了作战经验啊!

“故抗兵相若,哀者胜矣。”

是说,双方兵力相当对抗,感到屈辱愤慨的一方就会取胜。即“哀兵必胜”!

“哀兵必胜”是兵家名言。

“哀兵”挟群起的愤怒,自然就把士气提到了顶点。作战时必人人尽力乃至爆发出超乎平常的力量,奋勇无畏,所以容易取胜。

老子说此,意在强调战争的正义性。

当正义的一方被践踏被蹂躏,他们必然心中就会感到屈辱而积累愤慨,从而成为哀兵。这就有了“哀兵必胜”的条件了。

齐国田单在面临燕军即将攻陷整个齐国而困守孤城时,为了激起城中军民的愤怒实施反攻,竟派人偷偷地去向燕军主帅献计,叫他们去挖城外齐国军民的祖坟。

燕军主帅还真这么干了。

结果使得城中齐国军民愤怒无比。在火牛阵开路冲锋之后,城中军民尽皆紧随其后奋力掩杀过去。一战大败燕军!随后顺势收复了整个齐国。

本章已完 m.3qdu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