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心而论,当官的并非都是醉生梦死之辈,也有心系苍生社稷的辅弼良佐。
春秋时,那位敢为天下先,从而开创了青楼勾栏业的祖师爷管仲,在好友鲍叔牙的引荐下,他与齐桓公小白推心置腹地聊了三天三夜,二人颇有相见恨晚之意。
齐桓公斋戒三日,拜管仲为相,尊他为“仲父”。
自此后,管仲便开始践行时至今日,依然熠熠生辉的治国理念。
治国之道,必先富民。
开辟田地,修建社坛和住宅,整治树木种植,勉励读书人及平民,鼓励种植稼穑,建筑围墙住房,这一举措被称之为民生之道。
开设集市,让百姓的生活物资,得以实现自由流通买卖。
设轻重鱼盐之利,以赡贫穷,禄贤能,齐人皆说。
管仲通过权衡、轻重之道,采取灵活恰当的举措,来平抑物价,使得货币、谷物、百物的供需、贵贱能够得以保障,百姓的生活得以安定,国家得以富强。
叁其国,而伍其鄙,定民之居,成民之事。
管仲把国民按职业分为军士、农人、工匠、商贾四类人,按类别聚居在各自固定的区域内,齐国国都及郊区,共划分为二十一个乡,士农乡十五个,工商乡六个,工居三乡,商居三乡,又设立三官来管理。
三官又称参国,为齐侯、国子、高子。
国都临淄郊区外,三十家为一邑,设一司官;十邑为一卒,设一卒帅;十卒为一乡,设一乡帅;三乡为一县,设一县帅;十县为一属,设一大夫。
齐国乡村共分为五属,由五位大夫管理。
事断于法,以法治国。
治吏而不治民,以劳受禄,受禄不过其功,选贤任能,为后世的科举制开先河。
……
随着齐国的崛起与强盛,齐桓公在国都稷山下创立了一所学府,名曰稷下之学。
天下第一所由官府主办的稷下学府,官学虽以黄老之学为宗,但其兼容并蓄,非但没有狭隘的门户之见,反而是广纳天下学士来此讲学辩经。
天下英才,如过江之鲫尽汇于此。
学府不仅供给食宿,还会根据他们各自的造诣与才华发放俸禄,如此一来,稷下学府便吸引汇集了当时道家、杨朱学派、法家、墨家、兵家、儒家、阴阳家、名家、纵横家、杂家等各个学派的诸多学者。
黄老之学有两大特色。
一是“能装”。
黄老之学尚阳重刚,被历代帝王视为必修的“屠龙之术”。
以道家阴阳五行,河图洛书为主,又吸纳融合了阴阳家、墨家、法家、儒家、兵家、谋略家等诸家学派的观点,进而形成了养生、方术、数术、巫术、兵法、谋略等流派,又或者说,其他诸子百家的学说,是在黄老之学的基础上发展衍化而来。
关于这一点,估计是一场先有鸡,还是先有蛋的无解之辩。
二是“事少”。
黄老之学的施政之道,主张无为而治。
黄老主张的无为而治,其实不是像某些歪嘴和尚所胡诌的那样放任自流,完全不作为,而是建立起合理的法令、制度,官府不进行过多的无谓干涉,让百姓休养生息,使民得以自治。
继而达到,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。
从民之欲,而不扰乱,是以衣食滋殖,刑罚用稀。
正是在黄老之学的无为而治下,这才在稷下学府出现诸子百家海阔凭鱼跃,天高任鸟飞的空前盛况。
在学府里只有师生之别,没有门阀之见,不管身份的高低贵贱,大家都可以坐而论道,不分国籍,先生与学士可以不治而发议论,也可以不任职而谈国事,天下事,稷下学府鼓励任何学说流派在此交锋融合。
自此,稷下学府便成为诸子百家的乐土,百家争鸣的时代也由此开启。
齐国在管仲的治理下,仅用了四十余年,便一跃而成为春秋五霸之首,在后世史书中,管仲更是荣膺三个尊号,分别为法家先驱,圣人之师,华夏第一相。
这三个称号,每一个都称得上是惊天地,泣鬼神,但放到管仲头上,却几乎没有任何异议。
千智叟说。
评价一个人,最重要的不是听他说了什么,而是看他做了什么。
然而,即便如管子这般,创下如此丰功伟绩又如何?
还不是照样被后世无数的儒生,正人君子所褒贬非议,往他身上泼脏水,又罗织犄角旮旯、道听途说来的种种劣迹,为之诟病。
因为在那些人眼中,容不下任何一个比孔子更优秀的人存在。
即使有,众口铄金下,也会把你的功绩抹杀,让你身败名裂。
他们说管仲欺世盗名,多次被齐国国君所罢黜,是个窝囊废,当逃兵,坑朋友,万恶淫为首
……
将其视为世风败坏的罪魁祸首,更有甚者编排出不少关于管仲好色荒淫的小说与评书,在民间广为流传,也为诸多无脑无识者所津津乐道。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