沐平每日除了武院课业,现下还得日日去晨阳王府习武。虽然时间安排紧凑,但是在便宜老爹的安排下,上午参与文科课业之后,下午就可以离开武院去晨阳王府习武。

当然,一般人这样坏规矩肯定是不行的,不过以凌青山的身份,小小操作一下没什么影响,毕竟武院武科课业的问题,朝野皆知。除了一些无心此道的下级武官子弟或者感觉就是没有法子的,大多数有传承的人家,都选择让子弟下午离开武院,自行进行修习,这早已经形成了惯例。

这文院的学习相比较于武院,那就比较严苛了,凡是入了院的学子,那是非正请不得离院,即使是有正请的条子,也偶尔会被院内教习否掉。

当然了,有人会觉得这文武两院管理比较严苛,那如果家中子弟不愿意入院内进业,是不是就能在家逍遥了。

答案是否定的,其一是,文武两院的入学,是元高祖皇帝定下,有成例可循;其二是,自开国以来,学子都是两院培养,也确实成效显著。

相比于前朝——相,本朝文武官员子弟基本都较为出色,甚少听说有前朝那般溜鸡斗狗的纨绔之辈,各家子弟那是互有比较。远的不说,单是六岁入两院之后,六年毕业出来就是定亲年岁,倘若家中子弟不入两院,但是这一条就已经绝了很多好人家的门路。

因着种种缘故,最近些年中,元都多有富户费尽周折,为的就是将自家子弟送入两院,不求能学有所成,至少博个好名声,哪怕十二岁出来了也能有利于结姻。

最夸张的是,一段时间之内因着入院人数太多,两院不堪重负之下报请户部增加拨款,朝廷合计之后决定控制入院人数,凡各个品级官员可托入院子弟都有限额。

本来还是托关系入院,这一下子限额了,那更是争抢激烈,更有甚者出高价买名额,这入两院的名额顿时成了一桩生意。

这般激烈自然要出问题,很快就有人因着没买到又不甘心,干脆将那买名额的人给告了,这下子直接就盖不住了,此事也就成了一时笑谈。

当然了,事情总归还得解决。因着有人举告,此事经审议之后敲定,入院子弟必须是品级官员本人子嗣,也就是说得上族谱录名字的。这个措施下来,顿时就清了九成九的买名额的事情,即使偶尔有个别的养子继嗣,基本都属于情有可原的特殊情况了。

当然,有人会说这万一有官员不知廉耻,收了钱就把别人子女写入自家族谱怎么办。一则,这各个品级的官员都有限额,就算有了也翻不出几朵浪花;二则,做这种事情基本就属于不要脸了。

在本朝做官,你要是能力差点那属于天资不足,但是要不知廉耻的话,那就是把自己的路堵死了。哪怕是各级官员致仕归乡,你总得回归故里,家中子弟日后也是要做人的,总不能为了点钱就绝了子孙后代的路吧。

话说沐平上午结束文科课业,中午就直接转道回家。

学武那是必须进晨阳王府的,但是吃饭在王府就大可不必了。也不知是沐平娘亲冷英若做菜好吃,还是王府的厨子真就那么差劲,沐平第一次去晨阳王府吃了一顿午饭,顿时就对王府的厨子绝了指望。

依稀当日,晨阳王和“白衣谪仙人”古正信还有端宁公主燕池月,都是一脸诧异地看着沐平,尤其是看着他吃饭时候的挑剔姿态,都有些怀疑人生。

用晨阳王的原话说:“我家厨子好歹也是经过精挑细选才招募来的,几位大厨之前在元都也算小有名气,至于有你说的这么不堪吗?”


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