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行四人,我,王源,诸葛天,陈继龙。经过二十多小时的火车,我们来到了第一站,重庆。到达时间是中午十二点多,正值气温最高之时,这四大火炉,果然名不虚传,一下车热浪铺面而来。走了几步,诸葛天就已经不行了,他很怕热,看着他稀疏的头发上流下的汗水,像流水一般,我还好,喜欢热一点,也比较耐热。至于陈继龙和王源,虽面露难色倒也还能坚持,不过四十度的天气还是快把我们的热情烤的所剩无几,当时只想尽快回到宾馆,打开空调冲个澡。
打了车,到了提前预定的宾馆。环境还算不错,而且地理位置是靠近解放碑的。在宾馆休整几小时后,室外温度也渐渐降了下来,一行人决定出去看看,因为靠近解放碑,就先去那里看看吧。
解放碑的故事是从抗日战争开始的,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,国民政府迁都重庆。为了动员民众抗日救国,于1941年12月31日在重庆市中区都邮街广场建成了一座碑形建筑,名为“精神保垒“,意指坚决抗战的精神。保垒为四方形炮楼式木结构建筑,共5层,通高7丈7尺,象征“七·七“抗战,当时为了防止日机轰炸,外表涂成黑色。
抗日战争胜利后,重庆市决定在原“精神保垒“的旧址上,建立“抗战胜利纪功碑”,以纪念全国军民为抗日战争胜利做出的巨大牺牲。“抗战胜利纪功碑“于1946年10月31日奠基,12月动工,1947年8月竣工。全部采用钢筋水泥建造,十分坚固。碑高27.5米,为八角形柱体盔顶钢筋混凝土结构。1949年11月30日,解放军占领重庆,西南军政委员会决定对“抗战胜利纪功碑“进行改建,由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题字,将“抗战胜利纪功碑“改名为“人民解放纪念碑“,简称解放碑。
他象征了我们国人从抗日到解放的艰苦历程,不过现在来旅游的人大多只知道这个碑叫做解放碑,其内涵却无人得知,这里也成了网红打卡店,可悲可叹。
我们四人顺着导航,步行了大概十几分钟,来到了解放碑下,虽然在周围高楼的衬托下已显的不那么壮观,但这确是若干年前在这里的国人的精神寄托。
拍照之后,我们顺着解放碑步行街,决定找一家特色的火锅店。
在重庆,大街小巷最多的就是火锅店了,有高档的也有比较民间的,在重庆,没有一顿火锅是解决不了的,来了重庆不吃火锅,就像去了北京没上长城,到了内蒙没去草原。
但接下来这顿简单的火锅,却彻底改变了我们这次旅行的计划甚至影响到我人生的轨迹。
本章已完 m.3qdu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