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场里,没人敢于喧嚣,见到熟人最多以眼神打个招呼。
秦钟可不是那种任打任骂的人,对着朱光,亮出中指,猛的向下一戳!
“唔!”
钱均虽是首次见到这种手势,可立刻就猜出了是什么意思,不禁心里一乐,忙捂住嘴,差点就要笑出声来。
朱光闷哼一声,不敢再挑恤,万一引来巡丁,就麻烦了。
秦钟将文房四宝摆好,微眯双眸,蕴养精神。
学舍足够宽敞,能坐三十六人,陆陆续续有学子进来,把座位坐满了。
“当!”
突有钟磬鸣响,人人浑身一凛,面容凝肃。
时辰已至,正式开考!
有吏员进来发卷,试卷装在一个大纸袋中,先向众人展示,以示封口火漆完好。
“可看清楚了?”
吏员喝问。
“完好!”
众人纷纷点头。
吏员撕开封口,共三十六份试卷,附带三张稿纸,发放到每个人的桌上。
秦钟向试卷看去。
试卷分三卷,第一卷是贴义,把经文抠去几字,重新填补,相当于填空题,共有五十题,出自四书,考较的是死记硬背的基本功,很快填写完毕。
卷二是墨义,也就是笔答经义,就经文本身作注,有两题。
其一出于论语,季康子问:弟子孰为好学?孔子对曰:有颜回者好学,不幸短命死矣,今也则亡。
此题出于《论语·先进第十一》,本意很好理解,秦钟眼神微闪。
按理说,数万考生取一百个,不应该出这么简单的题,这题在题义上,并没有特别之处,只要熟读四书五经,都能答的大差不差。
但是,季康子是谁?
是鲁哀公时最有权势的权臣!
而弟子孰为好学,同样的问题在《论语·雍也第六》篇中,鲁哀公也问过,孔子的回答多了不迁怒不贰过六个字。
再结合季康子执政时专横跋扈,权倾朝野,显然,孔子不愿惹祸上身,有一答一。
只是对于鲁哀公的同样问题,则针对现实,告诫鲁哀公在三桓那里受了气,不必迁怒他人,不犯同样的错误。
其实在《论语》中,孔子与鲁哀公和季康子有过多次对问,都是同一个问题,不同的答案,因此这题可以用即明且哲,以保其身作注。
值得一提的是,明哲保身出于《诗经·大雅·蒸民》第四章,大意是仲山甫是周宣王的辅臣,对宣王的命令认真处理又能看透世态应对,是为既明且哲。
另昼夜操劳不懈怠,竭力辅助宣王,是为以保其身。
由此可见,明哲保身是褒义,并非贬意,完全可以在季康子问孔子的基础上作注,而且朱熹和王阳明都支持明哲保身!
朱熹云:所谓明哲者,只是晓天下事理,顺理而行,自然灾害不及其身。
王阳明则主张安其身而安其心。
这两位分别是理学和心学的圣人,以明哲保身注解,没有问题,可是……到此为止了么?
本章已完 m.3qdu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