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码头是许家村修的,就叫许家村码头,这条铁皮船也是许家村集体的。

撑船的老刘头名字叫什么许东年不太清楚,只知道大家都喊他老刘头。

他一开始和小斌他们,客客气气地喊他刘爷爷。

后面熟了之后,就变成老刘头了。

更何况在之后知道他那些上不得台面的事情之后,没喊他老不正经就不错了。

老刘头是隔壁大坝村的,不过不是大坝村的原住民,大坝村的人都姓贺,他是大坝村的上门女婿。

但他与妻子两个人,也没能生到個儿子,生了三个女儿。

本来说留个女儿在家里,继续招上门女婿,但三个女儿谁都不愿意,最后搞得都嫁了,还与家里走动的少。

最后这边上面的父母走了,老伴前几年也走了,就剩下老刘头一个人,守着在大坝村的那幢房子,孤孤单单的。

许家村修了这个码头,买了这条铁皮船之后,就请了他过来撑船。

当然这条船不单单是服务许家村的,这附近或者远一点的,要到河对面去,都可以来这码头坐船。

只不过许家村的人坐船不用给钱,只要年底每家给点粮食给老刘头就行。

因为喊了人家过来撑船,人家就没法种地,肯定需要补偿。

但非许家村的人坐船,就需要给点钱。

一般都是看着随便给,有给两分的,也有给五分的。

到后面这老刘头看菜下饭,附近村的经常渡河的没办法,不用他开口,直接过完河丢给他一分两分的。

但要是不认识的生面孔,那种一看就不是附近村的人的,比如那些别的镇甚至是县城来的,来走亲戚什么的,老刘头就闷头喊价。

看人家穿的一般的,就喊个五分八分,要是穿着看着富裕的,就喊个一角。

以前坐船的人多,因为方圆几十里只有一座大桥,所以这一片村庄的人,要过河去镇上逢圩或者去县城,来坐船比较快。

但是去年那边新修了一座大桥,大概离这七八里路,很多人就选择直接去走大桥了。

不过要是去山上砍柴之类的,还是这边坐船过河近一些,因为这个方向离大山更近,要是走大桥过河再上山,就走远了。

……

“老刘头,你知道以前那个大地主吗,就我们村里那个破破烂烂的房子那家。”

码头边上,树荫下,许东年问道。

老刘头转过头,看了一眼他,说道:“那家啊,这都多少年了,怎么突然问这个。”

“好奇问问呗,他们家,还有没有什么后人,在咱们本地?”许东年继续问道。

“哪还有什么后人啊,都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咯。”

“总还有什么人吧,他不是很多老婆啊小妾啊什么的,肯定子女也多啊。”

“他小妾不是吊死在屋中横梁上了嘛。”

“那只是其中一个吧……”


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